给二人一人倒了杯茶水,“爹这回来,在府里多住几天吧,如今这边镇子上也热闹起来,爹何不这两日便带着人逛逛,也给娘他们带些东西回去。”
维明一想,也是,自己这一回上武昌是憋着气去砸阉党的场子的,砸完了又遇到刺客,完全没想起来给夫人带点礼物啥的。便点头应了,仪贞便让人领着老左到府里最好的院子去歇息。
朱常泓和仪贞也一道出了外书房,回了自己的院子。
眼瞧着终于四下里没有旁人,朱常泓快手快脚地解下腰间的承影剑,动作纯熟地手腕一抖,承影剑登时弹成一条直线,明如秋水,寒光照人。
“真儿,快把你那支也拿出来瞧瞧,哇哈哈…我终于也有承影剑啦!”
他垂涎余下的那支剑好多年了啊,还生怕岳父最后给了永正大舅哥,谁知今日两只火枪就换了一把剑,实在是太划算了有木有!早知岳父这般大方,就该给他一打十二只的。
仪贞只得把自己腰间的那把解下来,两把软剑放在一处,果然是一模一样的,只是两把剑身上的花纹是对称相反的。
朱常泓看了又看,又握着剑在空中挥舞几下,试试手感,笑道,“真儿,咱们俩个这也算是双剑合璧了啊!”
仪贞听得一窘,还好小泓哥没有再加上句‘天下无敌’啊!
维明果然在王府多住了两日,在新兴的小镇上逛逛了大半日,给夫人买了些首饰什么的当礼物,又重点考察了那个已成为小镇地标的剧院和新开的慈善堂。
这个慈善堂是仪贞以自己的名义开的,专门收容那些十三岁以下的孤儿和六十岁以上孤寡老人,不过这慈善堂也不是什么人都收的,还有一些条件,比如说孤儿和老人都要是身家清白,没有犯过罪的才收。收进了慈善堂也不是就能光等着吃喝,还要根据个人的情况,做些力所能及的活计,比如说老人就分些编筐子搓麻绳之类的小手工活儿,小孩子只做半天的活儿,另外半天要上课,学的是些简单常用的字和其它一些生活技能。慈济院还接收外界的捐赠,衣物粮食什么的都可以,这样也减轻了慈济院的经济负担。
如今这院里已经收了十来个孤儿,五六个老人,维明去看了看,见这些孩子和老者都被安排得不错,四人一间屋子,一间屋子用木门格成四处,每一处都摆着床和桌椅家仕,这种配置,比一些贫户里还要好上不少。
看着院里的老人和孤儿面上满足的神情,维明点点头,不由得想着,仪贞这小妮子,可是鬼点子这般多,不过这个点子倒真是不错,自己在襄阳城也可以照此而行嘛。
想到便做,维明回到襄阳,果然买了院子和家什,又在街上张贴榜文广而告之,收了二三十人养活着,因此襄阳城中提起左府来,更是无人不夸赞一句仁善有德的。(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