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了粮食,又决定了承霖新城的位置,剩下的事情就是怎么实施了,大家吃了午饭以后继续闷在帐篷里研究,到了掌灯时分,灾后重建的一系列大方向和实施规划已经初具规模了。
“那就按照这个规划来,咱们先对地质进行勘探,然后选择筑城的大小,这个由我和张大人带领,”何天衢开始有条不紊的进行任务分派,张大人就是颇为了解周边地理环境的承霖的官。“城池的设计和和规划,就麻烦蔷儿和薇儿多多费心,当然还有郡衙的官员执笔,新城的商路通畅一类的事宜,鸣谦和昭德来负责,至于粮食和药材的发放一类的,还得麻烦浚衡和濡如监督……总揽全局的,当然少不了宋大人,宋大人这承霖郡重建的事情要是做好了,以后前途不可限量啊!”何天衢虽说是个年纪不大的皇子,但说起话来也颇有一番心思,司马蔷点子多,司马薇胆大心细,两人设计城池,肯定会有很多让人意想不到的创新在里头,原本承霖郡南的商业街不就是出自两人的手笔么?做的是让人出乎意料的好啊,而郡衙的官员们执笔,既累不着蔷薇姐妹,又能让他们有些事做且以后落实起来需要的细节肯定也会想的更加周全。新城的商路规划,路鸣谦和欧阳昭德一起做也是不错的选择,一来路鸣谦纵观全局的能力很强,和司马蔷她们联系也紧密,城池设计好了,商路再一畅通,有了欧阳昭德这样的大商家参与设计的商路,肯定是会更利于商业发展的。再说粮食和药材的发放。现在粮食已经有了,好好的调理一下,保证灾民们有粮吃,有衣穿,最好还要以工代赈,免得灾民们养成了张口吃饭不思进取的坏习惯。而药材的发放。就更费劲些,也不知道是不是天气冷了的缘故,灾民区里有不少身子弱的人都有些病了,需要吃些药来治一下。
计划已经完成。第二日开始,承霖郡的重建计划就红红火火的张罗起来了,何天衢带着张大人骑马奔波在这一片孤立的土地之上。探地形找水源每天风尘仆仆不见人影,司马蔷和司马薇两个,根据回报回来的数据进行城镇规划。这里建郡衙,那里建市场,三万多人的居民区怎么排布怎么用,让人绞尽脑汁,路鸣谦他们的商路建设,遇山穿山,遇林伐林。碰到裂隙还要搭桥铺路,也是忙活的不像。就连原本应该比较清闲的濡如,都因为灾民区忽然出现的传染性疾病而忙碌异常。
“承霖新城需要容纳的人口需要在十万级别,现在咱们的灾民就有三万多,再加上以后来的客商,十万是个保底数字呢!”司马蔷和司马薇在帐篷里讨论城镇建设的详细规划,面前是一张半成品的地图,上面标注着何天衢近几天的成果,这块独立起来的土地,什么地方可以建城墙,什么地方有水源等等。
“你们看,这里、这里和这里……”司马蔷伸手点出地图上的几个点,“这些地方土质坚硬适合筑城,而他们往里外两三里的地方要么土质不太好不适合筑城,要么就是比较肥沃用来盖房子太浪费,也就是说,这么一来城墙能搭起来的地方就限定在了这个范围里头。”司马蔷用手在地图上画了一个大概的长方形,“如果以这个地方为边界,这里的面积足够十万人定居并且还有富裕,看下这里,可以做为郡衙所在地,旁边这一圈的地方,设计成比较高端的住宅,建的漂亮些,稍后筹款的时候可以用来卖掉作为建城的经费。”司马蔷指着规划中的城中心说道。
“不错,朝廷的赈灾银子有限,要是都用来建城了,百姓们的衣食住行就有些困难了,咱们开源节流,富商不少,能够拿得起银子住好房子的自然也不会少,咱们就来个好位置的买卖好了。”司马薇点头附和,觉得姐姐的想法不错。
“恩,划出三五块大些的宅邸用地出来,到时候谁要建府邸谁就掏钱买,然后旁边还可以做些富人区什么的,还有比较昂贵的商业街,地段都选好些的,然后到时候拍出来的价格高些。”司马蔷想了想又说道,“平民区的房子咱们可以多建些,地方不用太大,地段也不用太好,不过百姓们也没什么钱,平民区的房子用来卖基本上就不用想了,不过可以让壮劳力以工作换取,再有没有劳动能力的老人和孤儿什么的,咱们也得想想办法,最好能建个敬老院,再建个孤儿院。”司马蔷皱着眉头想着,生怕把弱势群体给遗漏了。
“恩,除了这些,还有那些原本没有什么营生的人,也需要想想。”司马薇想起之前读过的小说里头有用街上的混混做城管的,貌似效果不错,司马薇想要试试把这个方法推广,不过嘛,还得看实际情况,要不弄巧成拙出了暴力执法的***就不好了!
“对了,在主城区的街道两侧,要建排水线路,还有居民区附近定点修建垃圾站和公共厕所,用来处理生活垃圾还有排泄物什么的。”司马蔷说到这的时候,旁边帮着记录和规划的官员都还不知道垃圾站和公共厕所是什么,听完了司马蔷的解释,他们一个个的都惊讶的瞪大了眼睛,不知道堂堂的擢秀怎么会和垃圾还有茅房过不去,不过仔细想想,这两样东西还真就是有利于百姓的好事,也就不再多说,一一记录下来作为章程使用。
时间飞逝,自从敲定了筑城的位置,地基就开始深挖广挖了,挖出来的泥土用来烧青砖盖房子,而城墙的材料,自从路鸣谦发现冷却后的火山岩又结实又不会太重,比青砖更适合用来筑城,于是在定好了官道的位置,搭起了必要的桥梁以后,路鸣谦就带了数百个以工换房的民夫,开始采起火山岩来,此时在承霖新址附近的火山岩,都已经凝固的差不多了,虽然还有些余温,却不至于烫到人,因此采起来虽然有些热,却也不算太费功夫。
这以工换房和以工代赈的法子,还是司马蔷在设计城池的时候想出来的,平民区的房子大体一致,基本上是一家一个小院,院子里有正房三间,两侧有偏房各两间,还有个几十平的小前院,这样的院子,是每户一套的,住下七八口人绰绰有余,但是如果家庭大,有个十几口人的话,这院子就显得有些小了。有问题就得解决不是?按照规划建起来的三间正房的小院,是免费分给灾民的,每家每户的只要有一个劳力跟着筑城墙修房子,不单给每日的米粮,城建好了以后啊,还给分套三间房的院子,要是人口多的家庭,觉得三间房的小院不够住,也没关系,一个人工顶多少钱,基本上只要有个三五个壮劳力,努力干活干上三五个月,就能分到一个六间正房的大院子了,这么一来,就算有个十几口人要住,都不在话下,而十几口人出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