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章赵敏敏,一个我终生远远爱恋的女孩第(1/4)页
第三十八章赵敏敏,一个我终生远远爱恋的女孩
(一)
一度想三十七章就结束,就像北京那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之花一样,开放到六、七分时瞬间停顿在赵敏敏离开北京的那一刻,我有时感觉这样也挺好,因为那样无论肖青松同学是多么品质恶劣的人,就赵敏敏同学而言,也没有任何背叛她、辜负她的机会了,而仅仅享有继续爱恋赵敏敏同学一生一世的权利和义务!
一直怀疑赵敏敏同学和那无情命运共同操纵天各一方、永不相见的凄美结局,就是出于以下目的:针对肖青松同学此类意志薄弱、难以抵制美丽女孩诱惑的人,只有用此种釜底抽薪的方式才可以确保,肖青松同学不会因为又遇到比赵敏敏更加漂亮的女孩而红杏出墙!
还有那深刻的哲学命题摆在那儿,无论多么美丽,无论多么留恋,无论什么品种,鲜花开放到极致的时候,无可抗拒的,随之而来的,也就是要衰败、凋零和枯萎的时候!
赵敏敏同学和我的爱情之花,应该也不例外,如果放任北京那一场爱情无所顾忌、无所阻拦的开放、发展,那么也许终将要体会无可奈何花落去的无奈心境,也许终将要面对鲜花凋零、衰败和枯萎的极其伤感的凄凉景象!
赵敏敏同学,聪明的女孩,现在我们都没必要担心以上问题了,因为想尽一切办法,用尽一切工具,肖青松同学还是无法扑灭心中的、对你的熊熊燃烧的爱情之火!
赵敏敏同学,聪明的女孩,有一点放心就是,那就是,肖青松同学心中对赵敏敏同学的最最深层爱恋以及那燃烧着的爱情之火,永远不会消失了、也永远不会熄灭了!
一度想三十七章就结束,还因为写这一章之中如梦似幻寻找赵敏敏的那部分,真的很痛苦,因为第一时间没去深圳找赵敏敏背后的那个女孩本身就是我不敢面对的伤口,写这一章,不敢说是最痛苦的一章,却可以确定是用情最深的一章!
武警女孩赵敏敏和肖青松同学的对话大部分都是笑着说的,但是,写这篇回忆性小说的我却大部分是流着泪打出有关想象中的话语的,挺痛苦的,因为就是那些笑中带泪的话,也只能是虚幻之中的武警女孩赵敏敏赐予伤心欲绝的肖青松同学的凄美绝唱!
武警女孩赵敏敏似乎就如一场春梦消失无踪、了无痕迹,北京那一场爱情也似乎就如一场春梦消失无踪、了无痕迹!
事如春梦了无痕!事事如春梦!事事了无痕!
《金刚经》中著名的“六如偈”:一切有为法,如梦幻泡影,如露亦如电,应作如是观。
一切如梦幻泡影般虚幻,一切又如露珠电光般短暂易逝!
就让那一场如梦似幻的爱情在如梦似幻的追寻之中结束吧!
但是,因为修为火候不到,差距巨大,所以真要结束《那些年,我们在北京有一场爱情》一个多月的写作,还真有些恋恋不舍,有些不情不愿!
又因为《那些年,我们在北京有一场爱情》一个多月的写作,虽然揭开了一些包扎伤口的纱布,体验了一些撕皮带肉的疼痛,但是,北京那一场刻骨铭心的爱情,毕竟又在肖青松同学的回忆中重新演绎一遍!
赵敏敏背后的那个女孩,毕竟又栩栩如生、娇笑嫣然的重新回到肖青松同学的回忆之中,十几年以后,回忆之中见到那个女孩的甜蜜感觉难以形容!
一个意想不到的喜讯,写作期间,一次出发办案,一次终点站是上海的火车上,肖青松同学遇到了学生时代、少女时代的赵敏敏!一个和学生时代、少女时代的赵敏敏气质容貌相似程度高达百分之九十九的一个现实生活中的女孩!
应该好好谢谢那个女孩,我的心中又重新体会到北京那些年的温暖感觉!
既然这样,那好吧,挺痛苦也好,用情深也好,继续写下去吧!还有啊,毕竟肖青松同学最最喜欢的那个名叫秦芳芳的小姑娘还在取保候审期间,贩卖毒品的案子还要开庭的,肖青松同学现实中、小说中都对赵敏敏和郑文静做了好多无耻之事,无论如何,秦芳芳这个如此可爱的小姑娘都要好好保护她,好好解救她,好好喜欢她,好好照顾她一生一世!
《那些年,我们在北京有一场爱情》的作者肖青松律师个人的苦痛折磨,也不算多大的事情,与此相反,完全是这个无耻之人罪有应得!完全是这个无耻之人自作自受!完全是这个无耻之人心甘情愿!
《那些年,我们在北京有一场爱情》的作者肖青松律师此时正在干什么呢?他仍然沉浸在郑文静同学逼婚事件的甜蜜感觉之中,那真是挺有趣、挺好玩的一件事,我们一起去看看肖青松律师如何享受和品尝郑文静同学提出的二O一二年结婚方案带来的温馨浪漫感觉的!
(二)
《那些年,我们在北京有一场爱情》之中的顾红燕,也就是现实中的郑文静同学和肖青松同学的“风和日丽”式的温馨对话仍在继续————
“郑文静同学,想不到!这么多年没见,你说话这么幽默了!郑文静同学,我清晰记得,你是农历一九七八年十一月六日出生的吧,我比你大一岁,我是农历一九七七年腊月初七出生的,就结婚而言,男方比女方大一岁,这个是很正常的,但是,别忘了,我们都三十四、五岁了,我们在这个年龄结婚?郑文静同学,很佩服你,你的这个想法真的是很富有创意啊!真的是很发人深思啊!”
郑文静同学一定是在开玩笑的,我认为只有这样一种解释!即使是掩耳盗铃,我也宁愿相信郑文静同学只是因为幽默感提高了,是在和惊魂未定、幸福甜蜜的肖青松同学开玩笑呢!
“肖青松同学,是啊!我也很佩服自己啊,郑文静同学和肖青松同学结婚,这个想法真的很有创意,我必须得承认,这个创意的产生也有你的功劳啊,《那些年,我们在北京有一场爱情》之中,你对我做了那男女之事以后,你在小说中写的那些话,真的很让我感动,于是我想一定得给你一个更加强烈地感激我一生一世的机会,当然,现在的郑文静同学三十四、五岁了,我们年龄是大了一些,不过不是障碍,肖青松同学,我劝你不要有什么顾虑,你也知道的,如今是圣女盛行的美好时代,四十岁以前结婚都不算晚的,都是正常现象的,国家计划生育政策也一直提倡晚婚晚育的啊————肖青松同学,我郑文静这样一个女同学都不在
-->>(第1/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