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级战列舰、1艘战列巡洋舰、4艘轻巡洋舰和5艘驱逐舰,共计6万吨。德国的战果大于英国,但此后德国公海舰队再也不敢冒险了,成为了马汉理论中的“只是一支存在的舰队。
德国公海舰队参战官兵总人数在45000名左右,伤亡官兵为3000人;英国大洋舰队参战官兵总人数在60000名左右,伤亡官兵8000人。
海战结束后,交战双方都宣称自己是胜利者,以至于如何评判它成了世界海战史上的一段着名公案。就战术而言,德国人的确是这场海战的胜利者,大洋舰队向强大的英主力舰队发起了勇猛的挑战,希佩尔的分舰队重创了贝蒂舰队,舍尔上将准确的判断和优良的航海技术,使他成攻地摆脱了占极大优势的杰利科的追击,而最后的冯?科比将军又出人意外地把他们负伤的战舰全部收容了回来。
英国本土舰队吨位损失多于德国公海舰队,但在战斗结束后的六月二日18时的统计显示:本土舰队仍有24艘包括战列舰和战列巡洋舰在内的主力舰,可以随时投入战斗,德国公海舰队方面在同一时刻只有10艘主力舰可以随时投入应对,因此可以认为公海舰队并未能打破本土舰队在北海的数量优势。
海战以后,中华帝国的几艘潜水艇马上就把所有的战场资料,送交给了蔡锷将军,蔡锷在第一时间就把这些资料转送回国了,中华帝国海军的萨振冰司令马上就组织有关的舰长们在一起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很快他们就得出了一些对于海战的总结出来。
同时以李婕为首的设计人员也对他们两个国家的军舰进行了了分析,对于一些英国军舰中的问题也进行了分析,同时几个海军学院的教授们也都是在一起进行了研讨,对于这一次大战中发现的问题,大家都找出了许多的问题。
设计人员们首先得出的结果就是:德国设计技术高于英国:海战结果的比较可以看出英、德两国不同的设计哲学。英国建造的舰只强调的是速度和火力,而牺牲的是装甲防护力。(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