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03章 意大利与奥斯曼帝国(土耳其)战争第(2/2)页
个任务,还要有一定的保密性的,大部分的海军战士退役以后,都安排他们上了远洋运输公司,而由这些的战士们组成的保障机制,比原来就更合适了,也更加的有保密性。
现在由这些人组成部分的远洋运输公司,只要是赛区义德的军队有了急需,只要是他们知道了,而运输的物资也正好是他们需要的,就会在运输的中途对他们提供帮助。关于货主那里,自然是会有人去进行解释了。
巴尔干半岛位于欧洲的东南部,地处欧、亚、非三大洲的汇合处,既控制着地中海和黑海的门户,也控制着通往印度洋的航路,战略地位十分重要,而且有着丰富的自然资源。自14世纪以来,这一地区一直处于兴起于亚洲西部、后向欧洲东南部和非洲北部地区扩张的奥斯曼帝国(土耳其)殖民统治和奴役之下。因而巴尔干各族人民迫切要求摆脱奥斯曼帝国(土耳其)的奴役,建立独立的民族国家。
加上19世纪末~20世纪初,随着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帝国的日益衰落,尚未被瓜分的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及其统治下的巴尔干半岛,成为帝国主义瓜分的重要目标。所以这里一直存在着错综复杂的矛盾。其中既有帝国主义列强之间的矛盾,也有巴尔干各族人民与帝国主义矛盾,还有巴尔干人民同奥斯曼帝国(土耳其)封建统治者的矛盾,以及巴尔干各国和各民族之间的矛盾。所有这些矛盾、特别是列强之间的矛盾使巴尔干半岛地区经常发生纠纷、冲突和战争。整个的巴尔干地区的茅盾可以说是错综复杂,这也是李振华不愿意加入到其中来的主要原因。
意大利与奥斯曼帝国(土耳其)之间的战争正在僵持着,时间也就到了1912年,处于巴尔干地区已经独立的保加利亚、塞尔维亚、希腊和门的内哥罗四个国家,于1912年3月至8月间,先后结成了反对奥斯曼帝国(土耳其)的同盟,即巴尔干同盟(或者叫反土同盟)。
随后帝国主义各国出于自己的侵略目的,都插了进来。俄、英、法为首的协约国站在巴尔干同盟一边,而德、奥为首同盟国则支持奥斯曼帝国(土耳其),这样一来巴尔干的局势更加复杂化。(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