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选拔官吏的部门必须要服从,必须要推行。
吕布颁布的地方官员任职回避制度里面最重要的一点便是,让本郡县的人不能在本地为官,一方面是防止本族本亲的地方势力坐大,利用国家政权合法施暴;另一方面也为了避免各地方之间相互隔绝,不能很好的融合,陷入狭隘的地方性。为了增强不同区域间的融合、交流和发展,保证大一统的局面得以维持,就要推行全国范围内选才,异地为官的制度。
吕布心里十分清楚,推行这样的回避制度,虽然是在三互法的基础上推行的,却也触动了不少地方世家豪强的利益,动摇了他们对地方的统治基础,必然会惹来他们强烈的反对,吕布考虑到这一点儿,在正式颁布这项制度之前,就在官办报纸上大做文章,打好舆论战。
这三年来,吕布一力倡导的造纸术、印刷术有了突飞猛进的发展,原来的报纸只能十天出一次,现在已经可以做到一天一次,大汉旬报便改版为大汉日报,作为邺城朝廷的喉舌,每日都发布大汉最新的消息,陈琳、蔡琰等文笔突出的官员都在大汉日报上有专栏,阐述最有争议性的问题。
在战争时期,吕布除了控制枪杆子之外,还控制了笔杆子,本来可以再搞几个报社来丰富一下宣传战线,但吕布为了统一军民的思想,在大汉日报之外只搞了一个大汉商报,大汉商报上除了发布最新的经济贸易、工商信息外,就是一些娱乐花边的新闻,大汉商报对政治、军事、外交等领域没有任何发言权。
陈琳、蔡琰这些主笔在大汉日报上阐明了官员任职回避制度利国利民的重大意义,大汉日报传遍邺城朝廷统治下的冀州、并州、朔州、青州、司州、幽州各个郡县乡里,由吕布中央军走出去的忠勇的乡尉、县尉、郡尉领着各级郡县兵为广大的中下层民众宣读,这些淳朴的民众明白了吕布的深意,都热烈响应。
忠于吕布的乡尉、县尉、郡尉振臂高呼道:“这项利国利民的举措,竟然有人反对,有些人妄想跟他们的亲戚朋友们勾结在一起,一直骑在我们的脖子上拉屎拉尿作威作福,我们答不答应,我们答不答应?!”
各地民众纷纷高喊道:“不答应!决不答应!”(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