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布凝视着沙盘上的旗子,白色旗子与黑色旗子、灰色旗子交叉放置,吕布中央军鞭长莫及的黑色势力旁边恰有白色亲善势力,让吕布不禁想到一个外交上的专业词汇:“远交近攻?!”
沮授笑道:“正是远交近攻,和远方的势力结盟,而去征伐相邻的势力,这样做既可以防止邻近势力肘腋之变,又使敌方两面受敌,无法与我方抗衡。这是范睢献给秦国的计策,商鞅变法后秦国日渐强盛,它的战略目标是吞并六国、统一华夏,远近六国都是秦国欲加以消灭的敌人。在力量对比上,秦强于六国中的每一个国家,而弱于六国的联合。秦国只能一个个地消灭。那么六国中,应该先打哪个、后打哪个呢?这才有了范睢的远交近攻,隐藏自己的目标,对远方国家佯装友好,而首先攻占相邻国家。秦王采用了范睢远交近攻的谋略,最终将六国各个击破、统一了中国。”
经沮授、田丰、郭嘉、贾诩等谋士的筹划,在江东布置了孙策、袁术、朱皓在平定江东的基础上遏制袁绍的发展,同时又派人去交州,面见交州刺史士燮,传达邺城朝廷的旨意,封土燮为交州牧兼领镇南将军,从南方肆扰袁绍,限制袁绍的发展。
士燮出生在交州广信,其先祖为山东人,因避新莽末年大乱移到交州,传六世至其父士赐。士氏是当地豪族,士燮的父亲士赐曾于汉桓帝时期出任日南太守一职。士燮年少时随颍川人刘子奇学习《左氏春秋》,后被举为孝廉,补尚书郎,其父士赐死后,士燮被举茂才,任巫县令一职,后被汉朝任命为交趾太守。
当时的交州刺史朱符向各地收重税,引起反抗被杀,朝廷派遣张津为新任刺史,但张津却“舍前圣典训,废汉家法律,尝著绛帕头,鼓琴烧香,读邪俗道书,云以助化”,不久即为部将区景杀死。荆州刺史袁绍得知此事后,派赖恭前往接替了张津的位置,同时派吴巨出任苍梧太守。为避免袁绍的势力过于强大,由吕布授意,邺城朝廷下诏任命士燮为交州刺史,掌管交阯七郡。
士燮感念邺城朝廷的恩德,立即派张旻前去谢恩并献贡品,被邺城朝廷拜为“镇南将军”,封“龙度亭侯”。而现在的邺城朝廷仅能掌控北方,士燮名义上是效忠于汉朝的交州牧,实际上已成为割据岭南各郡的军阀,士氏的亲族多出任交州的要职,如士燮的三个弟弟,分别担任合浦太守、九真太守和南海太守。
吕布暂时鞭长莫及,只能听任土燮割据,秉承着远交近攻的战略,拉拢土燮对付袁绍。(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