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战火奇侠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章山雨欲来风满楼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一九三七年三月初春的一个黄昏,群山绵亘之间,一条小路斗折蛇行蜿蜒前伸,呈Z字型的山道上,走来一个衣衫褴褛步履蹒跚的年轻汉子。

    年轻汉子双眼深陷、一脸憔悴。脚上的土布鞋鞋面与鞋底的缝口之间已经裂开很长一条口子,右脚的大拇指不顾一切地从裂缝中钻出来,旁若无人地窥视着绵亘的大山。右脚的小拇指把鞋面活生生顶开一个洞,然后欢天喜地把身子从洞里伸了出去,好像鞋子里的温度太高,它受不了,需要出来透透气。年轻汉子的背上横搭着一个积满尘土的花布包裹,看样子,年轻汉子走了不少的山路,疲惫得已经不堪一击了。

    这个年轻人是谁呢?他就是本书的主人公赵青山。

    一个月前,赵青山的女儿在家突然失踪,于是赵青山背上干粮踏上了寻找女儿赵月娥的漫漫长途。

    他寻找女儿已经整整一个月了。

    一个月里,他的足迹遍布了葛城的大街小巷,甚至每一个角落。他还去了葛城周边的区县和乡村,但始终没有女儿月娥的任何消息。

    他心力交瘁,万念俱灰,几次晕倒在街头路旁。幸亏好心人多,不时有人递来一个馒头或者一碗粥,他才熬了过来。一个替人捉刀的老先生念他一片苦心,免费为他写了寻人启事。

    但启事贴出去五天,依然是音信全无。无奈之下,他只好悻悻地踏上归途。

    赵青山的女儿月娥今年十六岁,是靠山冲出了名的美人坯子。然而一个月前的某天下午,月娥突然神不知鬼不觉的没了踪影。

    村里人分析,月娥多半是被走乡串户的货郎给拐走了。

    乡亲的话虽然出自猜测,但不是没有道理。从去年冬月开始,靠山冲周边的山脉中经常出现三三两两的陌生身影,他们西装革履,肩挎背包,胸前挂着一坨乡亲们叫不出名的东西。这帮神秘的陌生人在山里折腾到临近除夕,才消失踪影。但是除夕一过,到靠山冲叫卖的货郎却明显多了起来,而且大多是不为乡亲所熟悉的陌生面孔,他们要么独自一人,要么接踵而至。不仅如此,他们挑子里的东西也非常丰富,且很多都是洋货。他们不仅商品好,且人也非常的和蔼客气,单凭这一点,就足以赢得朴实的山里人的信任。

    既然乡亲们信任货郎,为何在月娥失踪后又要联想到货郎呢?因为这里山高路远,除了货郎,基本就没有闲人来过这里,那个时候的人成天忙于生计,哪个有这份闲情雅致到大山来寻乐趣?

    乡亲们的这个推断赵青山是将信将疑。

    他说,月娥聪明,不会被人拐走的。老田头说:“那你说她去了哪里?我们也不愿意相信她被人拐走了啊!”

    月娥是不是被人拐走,赵青山自己也不敢妄下断言,但月娥不见了却是不争的事实。

    赵青山突然想到了一个人。

    这个人就是村里的财主马正福

    “这个老杂种!”想到马正福那双色迷迷的眼睛,赵青山就气不打一处来,恨不得立即一拳头将那张圆嘟嘟的胖脸砸过稀巴烂。

    但他不能。他欠了马正福的债。老婆生月娥的那一年,他害了一场大病,要不是马正福主动借一百二十块现大洋给他,恐怕他早去阎王爷那儿报道了。

    于是,他成了马家的长工。

    十五年了,他估摸着那笔钱早该连本带利还请了,可马正福说,至少还得干上五年,那笔帐才能一笔勾销。

    赵青山没上过学,不知道那笔帐是咋个算法,因而就一切都由老财主说了算。

    四年前的秋天,老婆难产,赵青山又花了很多的钱,然而却没有保住老婆和孩子的命。旧账未了新帐又添,他在马家的年限便由五年变成了十五年。

    他知道这辈子再也没有机会还自己一个自由之身了。一天,马正福来到他跟前,悲天怜人地对他说,“青山啊,我看你这样也不是个头,不如把月娥送过来给我当儿媳妇,这样我们之间的债务就两清了。”

    “你别做这个美梦!就是死,我也不会把女儿给你作儿媳妇。”赵青山的话像是从牙缝里挤出来的,声音不大却句句铿锵,字字有力。当时赵青山正在刨地,说得性起,他抡起锄头对着马正福脚边的石头狠狠地砸了下去,只听“哐当”一声脆响,石头被砸得火星飞窜,吓得马正福像踩着了毒蛇似的跳着脚跑开了。

    从那以后,他就不让月娥出现在马正福的视线里。

    二月二十八日早晨,马正福让他去马头坪赶集,晌午回来,他发现月娥不见了。所以他怀疑是马正福将月娥藏起来或者卖了。然而,马正福拍胸顿足地保证月娥的失踪和他没有任何关系,如果赵青山不信,可以到他家去搜。

    赵青山也不客气,吆喝了一帮弟兄就去了马家,可是找遍马家的每一个角落,就是没有月娥的影子。

    八成是被他卖到别处去了。于是赵青山踏上了去葛城的路。因为他知道马正福的儿子马千里就在葛城的一所学校念书。

    赵青山把这个想法给大伙一说,大伙都认为在理。可赵青山在葛城折腾了半个月,连月娥的影子也没见着。

    “你们说,这究竟是咋回事嚒?”赵青山很无助地望着村里人。

    “不知道。”大家也很无奈地说。

    月娥是赵青山的命根子,没有了月娥,赵青山活在这个世上就没了意义,所以,赵青山不能没有月娥,他必须把月娥找到,哪怕是历尽千辛万苦,他也在所不辞。

    乡亲们理解他的心情,纷纷从家里拿来干粮,他将它们放进花布里包好,逮住两头系了个疙瘩,再往肩头一挂,又一次踏上了寻找女儿的路途。

    上一次他去葛城,并没有见着马千里。听人说马千里请假去了临西。他不死心,在学校周围转悠了好几天,始终没见着马千里的影子。他想是不是马千里把月娥带到临西去了。

    可是马千里的那些同学都异口同声地说,马千里不是那样的人。

    马千里不是那样的人,那他究竟是怎样的人呢?他没见着马千里本人,他不能轻易相信这些学生娃的话。所以,这次去,他非得见见马千里本人不可。如果马千里果真像那些学生娃说得那么好,那么,请他帮帮忙,兴许能找到月娥。

    抱着这个幻想,他又一次来到了马千里的学校——葛城师范学校。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