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不少,更加提高了读书的热情,所以若是单凭学问,大明朝便是一个举人,只怕也足够秒杀楚国的所有读书人,可要论识字率,大明朝却远远不如廉州。
能识字的人并不算读书人,不过现在有了考试的机会,不少人也动了心思,按照报纸里的意思,只要能录用,每年多少都有个两三两银子的收入,随着资历和职务增加,还能不断的上涨,这么说来,这里倒还真是个不错的去处。
报纸中还公布了要考试的大致内容,于是一时之间,关于新制定出来的《楚律》以及算学的书籍顿时销售一空,这楚律是根据大明律演变而来,再根据廉州这边的实情进行了一些修改,其实这些年廉州这边早有一些潜规则,自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办法,只不过是楚国建立之后,将这些东西堂而皇之的写入了律法而已。
书商们显然也是配合,很快便印刷了许多册出来,这楚国上下,不少读过书的,又对眼下的工作不太满意的人居然一个个捧起了律学和算学甚至是四书五经,纷纷挑灯鏖战,这一次考试给予他们准备的时间并不多,半个月之后便要开考,总共分为文科和武科,据说议政府那边已经开始筹建文吏学徒和武备学堂了,只要考过的,并不是立即安排去听差,而是在这两个学堂分别进行培训三月,再正式入岗,文科的都是在各衙门里做一些文书、抄录又或者是登记之类的工作,武科的培训之后则负责巡逻和缉拿凶犯,又或者港口巡检。
不过也有人对此嗤之以鼻,毕竟吏这东西被人轻视了几千年,现在连做个小吏都要开考,实在有点像个闹剧的意思,据说这消息也上了京师的报纸,一时之间成为了趣谈,惹来士绅们的取笑。
……………………………………………………………………………………………………………………………………
第一章送到。(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