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风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百一十四章 革命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威在全国各地展开,而且在多处地点演变成流血冲突。

    由此,伊朗的伊斯兰革命全面爆发。

    这场革命,直接把中国的注意力由巴尔干引到了伊朗。

    对中国来说,一千个南斯拉夫也比不上一个伊朗。

    说白了,在中国的战略框架中,伊朗是最重要的战略盟友之一,是中国在中东与海湾地区必须控制的国家。

    在中国与伊朗的关系中,伊朗国防巴列维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这就是,坚持在伊朗推行世俗化政治的巴列维是中国的忠实盟友,而由其控制的伊朗更是中国在该地区的基石。

    没有伊朗,中国在中东的影响力将大打折扣。

    当然,巴列维奉行亲华政策,除了希望把伊朗建设成为发达的工业国之外,还与其自身的经历有关。

    这就是,在年轻的时候,巴列维曾经在中国旅居十多年。

    在中国生活期间,巴列维不但接受了系统的教育,特别是军事教育,更加见识到了中国在实现工业化所取得的巨大成果。别忘了,巴列维在中国生活期间,中国率领同盟国集团打赢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从根本上讲,正是强大的工业实力,让建国不到半个世纪的中华民主共和国成为了世界性强国。

    对巴列维来说,中国就是学习的对象。

    此外,巴列维能够回到伊朗,并且继承王位,也与中国有关,即正是中国军队击败了占领伊朗的英国军队,才使得巴列维王朝能够在伊朗复辟,也才使得年轻的巴列维能够在父王去世之后继承王位。

    说白了,就是中国军队把巴列维送回德黑兰,送上伊朗的王座。

    这些因素综合到一起,也就不难理解,巴列维为什么要坚持奉行亲华政策了。

    事实上,在一九七零年之后,巴列维因健康原因,一年中有三分之二的时间在中国接受治疗。

    只是,巴列维奉行亲华政策的主要目的,还是为了让伊朗成为工业强国。

    可以说,年轻时的流亡生活,让巴列维清楚的认识到,只有工业化才能使伊朗成为强大的国家,才能阻挡外来入侵。自从人类文明进入工业化时代之后,所有强国都是以工业化为基础。

    巴列维希望伊朗强大,希望伊朗成为强国,因此就必须在伊朗搞工业革命。

    问题是,巴列维需要面对其他国王不会遇到的问题,即宗教影响。

    虽然巴列维也信奉伊斯兰教,但是长期的流亡生活,以及与外界文明的接触,让他根本不像一个伊斯兰教徒。在很多方面,巴列维更像是一个怀揣着民主梦想,又深受东方文明影响的伊朗人。

    显然,巴列维意识形态与伊朗社会格格不入。

    这也成为了巴列维在伊朗推行世俗化改革的死穴。(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