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风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一百六十二章 机会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德意志第二帝国当局做出让步。”

    “让步?”罗树人似乎不大相信席存瑞的判断。

    “关键就是,得让德意志第二帝国认为我们有战争的决心。”丁明聪做了详细说明。

    说得简单一些,就是提高军队的部署状态,让更多的战略部队进入战备状态,做出进行先发制人战略打击的样子。

    毫无疑问,这会刺激德意志第二帝国,让德意志第二帝国也提高军队的戒备等级。

    只是,德意志第二帝国的决策者绝对不是笨蛋,也非常清楚,与中国爆发战争,就算能够给予中国重创,而从理论上,德意志第二帝国进行先发制人的战略核打击,能让半数中国人丧生,并且使中国损失百分之六十的工业,可是中国的战略反击,足够让德意志第二帝国彻底完蛋。如果德意志第二帝国在发起先发制人的战略打击时,以打击中国的战略核力量为主,即重点打击战略空军基地、战略弹道导弹发射阵地、战略核潜艇母港等等,且打击效率达到最大,中国处于战略执勤状态下的反击力量,即已经升空的战略轰炸机、以及出港活动的战略核潜艇也足够用核弹头摧毁德意志第二帝国的所有城市,让德意志第二帝国损失百分之八十的人口与全部工业。

    说白了,在战略实力不如中国的情况下,德意志第二帝国最后获得的只是毁灭。

    在这种情况下,适当的强硬立场就足以让德意志第二帝国知难而退,在危地马拉问题上做出重大让步。

    即便德意志第二帝国当局不知退让,也可以通过直接战略威胁达到目的。

    总而言之,中国当局要做的,就是利用姚文芳大使在墨西哥遇害,以及通过情报机构掌握的证据,让德意志第二帝国相信,中国国内的局势已经非常紧张了,政府也无法控制军队的请战愿望,如果政府不能在外交上取得胜利,就无法让军队做出让步,也就会因此失去对战争的控制权。

    如果军队主导了战争,后果将不堪设想。

    丁明聪把话说的很明白,即军队要表现得积极一些,给政府制造压力,而最终目的是要德意志第二帝国相信,中国政府并不想扩大战争规模,但是需要给军队一个交代,而最好的交代就是在外交场上获胜。

    显然,这不是丁明聪的主张,而是席存瑞的主张,只是由丁明聪说了出来。

    所幸的是,四位参谋长都没有反对。(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