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风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八十八章 避战与主战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建成之前总共有二十二艘战列舰,而且没有包括改做训练舰的“无畏”号,而公海舰队即便把还在建造的两艘“国王”级算上,总共也只有十七艘战列舰。到一九一五年底,这个差距只会扩大不会缩小,因为到时候,具有划时代意义、在性能上全面提升的“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就将陆续服役,而德意志第二帝国在“国王”级之后的战列舰,最快也要到一九一六年下半年才能建成。

    可以说,这也正是杰利科眼中的希望。

    只要能拖到一九一五年底,那么皇家海军的困难处境就将一去不复返。

    关键就是“伊丽莎白女王”级战列舰。

    这是第一种在速度上能与战列巡洋舰媲美,又具有战列舰的火力与防护的主力舰,可以看成是高速战列舰。

    问题是,如何才能拖到一九一五年底。

    很明显,公海舰队在开战后打得如此积极主动,肯定不会龟缩在港口里面,而会不断的挑战大舰队。

    可以说,这正是杰利科面对的最为严峻的问题。

    毫无疑问,杰利科本人并不主张出战。在他看来,只要大舰队呆在港口里面,公海舰队就很那有所作为。至于政治家担心的问题,在杰利科看来都不是问题。比如,英国本土有较为完善的岸防设施,公海舰队绝对不敢冒险攻击英国本土的重要军事目标。又比如,英吉利海峡已经被水雷封锁,小型舰艇就能确保航线畅通无阻,而且公海舰队也不会冒险进入水雷密布的海域。再比如,公海舰队主力舰的续航能力都极为有限,即便冲出了北海,也不可能在大洋上长期活动。

    可惜的是,并非所有人都有类似的观点。

    别的不说,丘吉尔就坚决反对避战,认为大舰队龟缩在港口里面,除了是军事上的严重失败,更是政治上的失策。

    必须承认,丘吉尔比杰利科看得更加真切。

    要知道,如果公海舰队用行动证明英国皇家海军是可以击败的,那么那些还在观望的国家就会偏向于德意志第二帝国,而不是偏向于英国。仅此一点,就足以让英国输掉战场。或者说,就算英国打赢了这场战争,也会在政治上大败亏输。对英国来说,参与这场战争的最高目的就是保住其全球霸主的地位。

    显然,不管杰利科怎么想,大舰队肯定不能一直留在朴茨茅斯。

    到了九月中旬,在丘吉尔的积极推动下,英国皇家海军做出了一个至关重要的决定:大舰队转移到比斯开湾。

    虽然比斯开湾的基础建设工作还没完成,但是此举至少能表明决心。

    更重要的是,大舰队进驻比斯开湾,才能更好的应对来自北海对面的挑战。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