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帝国风云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四十一章 载誉而归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而且没有合理使用弹『药』,日本联合舰队被击败也不是不可能。

    在费希尔的坚持下,英国皇家海军开始建造快速战舰。

    冯承乾没有跟风,因为他知道,所谓的“快速战舰”很快就会被淘汰,德意志第二帝国没有必要在这上面『花』费金钱。

    年底,冯承乾向德皇提『交』了修改后的造舰计划。

    在他规划的帝国第一个五年造舰计划中,已有三艘开工,还有两艘将在一**六年与一**七年建造。虽然这两艘战舰的设计工作都已启动,其中代号“f”、即在一**六年建造的那艘已经完成了设计,只等帝国政fu拨款,但是冯承乾仍然决定推到重来,在一**六年不建造主力舰,把两艘战舰的建造工作安排在一**七年,而成为一级,即采用相同的设计方案。

    德皇没有反对,俾斯麦也没有反对。

    此时的冯承乾,不再无依无靠。远东之行后,冯承乾在帝国的地位大大提高,不但更得德皇期中,连俾斯麦都得礼让三分。也没什么好奇怪的,德意志第二帝国在远东地区苦心经营数十年都没什么收获,当初连租借一个小小的金『门』岛都没办到,冯承乾只去了一年多就拿到了山东半岛。

    更重要的是,帝国的资本家更加看好冯承乾。

    通过与大清的军火贸易,以及在山东半岛上的势力扩张,帝国资本家在远东获得了巨大的利益。

    喝水不忘挖井人,在冯承乾回到柏林后,几乎天天都有人请他赴宴。

    有了实力,说话的声音自然更加响亮。

    别说改变两艘战舰的建造计划,就算冯承乾提出扩大造舰规模,德皇与俾斯麦也不会提出反对意见。

    当然,冯承乾很理智,没有急着跟英国进行造舰比赛。

    冯承乾的一贯原则是重质不重量。此外,帝国的工业实力还不够强大,科学技术水平也比不上老牌强国,需要足够的时间进行积累,因此没有必要建造太多的战舰,而是以小步快跑的方式,逐步提高战舰的『性』能。等到技术成熟、工业实力增强之后,再大批量建造战舰也不迟。

    只是,每级战舰只建造一艘,也着实有点『浪』费。

    此外,冯承乾还得考虑一个问题,即随着造船实力增长,每年只建造一艘战舰,必然出现僧多粥少的问题,那些发展起来的造船厂拿不到订单,迟早会倒闭,因此必须适当的扩大造舰规模。

    问题是,大力建造主力舰的话,必然引起英国警惕,导致英德关系恶化。

    想到这些问题,冯承乾开始制订帝国海军的第二个五年造舰计划,除了把主力舰的建造速度提高百分之五十之外,他把重点放在了辅助战舰上,比如巡洋舰、驱逐舰,以及刚刚问世的潜艇。

    ;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