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1845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840(完)欧陆清廷起波澜第(6/17)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广东正当战火,皇上不会不准。”

    “谢大人,”楚剑功接着说:“学生正有件事,要向几位大人请示。”

    “但说无妨。”

    “关天培关军门已然殉国,他的标营群龙无,朱雀军浙东一战,损失颇大,学生想……”

    “无妨,都是朝廷的兵,划给你便是。”

    “不不,学生不要标营,只是把标营的兵补给朱雀军就可以了。”楚剑功心想,把标营整个营头拿过来,那些守备把总折腾起来,我还有命吗?

    “朱雀军此次整编之后,要扩充到多少人?”

    “不多,四千五人。”

    11月18日抱大树。

    圣旨昨天已到,林则徐果然遣配黄河河工,他早已做好准备,接旨的次日就悄无声息的带着家眷随从离开了广州。楚剑功去送了送。琦善、怡良都只是让幕客代为践行,没有亲来。

    但朝廷对虎门大捷的赏赐还是很丰厚。

    授予关天培骑都尉兼一云骑尉世职,谥忠节,入祀昭忠祠,建立专祠。母吴年逾八十,命地方官存问,给银米以养馀年。子从龙袭世职,官安徽候补同知。

    各军战死战伤兵勇,无论水师或朱雀军,均予以优抚,朝廷赐银八万两,命广东地方亦出抚恤八万两。

    楚剑功、李颖修竭力奔走,使得共十万两白银居然有万两了下去。朱雀军自不必说,广东水师亦对两人感激不已。水师总兵李廷钰,副将陈连生、赖恩爵,以及任参将麦莛章以下,愈与朱雀军亲近。

    楚剑功如琦善奏报的那样,任设的南洋兵备道,除统帅朱雀军外,朝廷任人选出来以前,也领广东水师,专心备战英夷。而记名都司陆达,终于去掉了“记名”二字,成为正式的都司。

    朱雀军准予扩编。

    楚剑功等人得了朝廷的正式命令,便毫不客气,从关天培的标营,把32岁以下的清兵全部划拉过来,加上原有朱雀军一千多的老兵,江苏幕的1500人,全军扩大到4500人。

    楚剑功从朱雀军第一期的千余名老兵,选了一多识字的,机灵的,或者年轻潜力大的,正式组成了朱雀军的军部,任命乐楚明为军官。

    剩下的1500名第一期老兵,和原关天培提标以及1500名江苏兵共四千余人,编成了完整的一个排,每排15名第一期老兵,分任把总一人,目长四人,兵目十人,二十名来自提标或者江苏的兵。

    一个排共组成25个连,除去乐楚明外,原来11个千总位置不变,楚剑功提拔的前期战斗表现较好的十三名把总任千总,其季退思接替了乐楚明,任第三连千总。由于楚剑功升官了,所以不再使用“外委”,而是直接任命正品的千总和正七品的把总。

    只有第二十五连的连长是个例外。

    此人姓韦,名策,字子,本是关天培提标的守备,记名都司,关天培帐下领着一个200人的营头。

    楚剑功归并关天培的标营时,军官一概不要,连目长兵目不愿当小兵的也不要,统统塞给了绿营。别的军官都一拍两散,唯独此人,跑到朱雀军大营,求见楚剑功,一见面,就跪下了:

    “大帅,您就收了小的。”

    “搞什么呢?起来说话。”

    “您不答应,小的我就不起来,跪死这里。”

    “乐楚明,给我乱棍打出去。”

    “别别,大帅,我起来。”韦策说着就站起来了。

    楚剑功细看此人,倒是膀大腰圆,年轻力壮,就是长得像个梨。

    “坐!”

    “大帅和李道台面前,哪有小人的座位。”

    楚剑功又要作,韦策赶紧小凳子上溜着边坐下了。

    “韦都司,先说清楚,不要叫我大帅,那是称呼带兵的督抚的,我当不起。”

    “对对”李颖修插嘴道,“叫他楚道台,南洋兵备道嘛。”楚剑功老是叫他李道台,他借机报复一把。

    楚剑功看了他一眼,又对韦策说:“你到底有什么事,要参加朱雀军?”

    “是的,是的,我关军门麾下就是带一个营头,有两多人。现关军门的提标归并朱雀军,别的守备千总都满腹牢骚,可我不一样,我愿意,啊不,我全心全意愿意带着我那个营头,加入朱雀军,朱雀军做一名连长,我那营头,去掉老弱病残,正好一五十人。”

    “韦都司,我看,你弄错了,我们要把关军门的提标全部打散,和朱雀军的老兵编一起,一边学习西洋操法。你带着一整连过来,我们用不起啊,你请回。”

    “这样啊。”韦策略一思,赶紧说:“我愿为帐下一小卒,为大帅……道台提鞍点镫。”

    “你先回去,等我们考虑考虑。”李颖修说。

    “那我回去听信了,楚道台,李道台。”

    楚剑功和李颖修对视一眼,李颖修说道:“你以后,别叫我们道台,称他为楚钧座,叫我……叫我李军师好了。”

    楚剑功暗地里一乐。

    韦策却是喜笑颜开,他听说“钧座”是朱雀军内部的称呼,这么说,楚剑功已经准了。他站起来行了个礼,出去了。

    “真的要让他进朱雀军?”楚剑功问。

    “他是第一个主动投奔我们的军官,别人都看着呢。拒之门外,不好。就当是千金马骨。”

    “也是,兵全部打散了,他一个人,起不了什么风浪。给他什么职务。”

    “就让他做连长,给低了,未免给外人我们带人刻薄之感,任命25连一排把总为副连长,负责训练。看韦策自己能不能跟上进,训练完成后,如果称职就继续,不称职撤换也来得及。”

    韦策到朱雀军当上了第25连的连长,他还养了几个家丁,也要遣散,作为兵编入朱雀军。

    “老爷,咱们干嘛去投朱雀军,到绿营继续当记名都司不好吗?那朱雀军的陆达,也不过是个都司。老爷您是世袭骑都尉,祖上西北有过军功的。”

    “到了绿营,除了你们几个,老爷我一个手下没有,何况,绿营那帮东西,兆头不好,早晚完蛋。”

    “老爷,你说什么?”

    “洋鬼子打来了,这大清,又要靠武人了,谁的刀快,谁就有安身立命的本钱,朱雀军虽然人不多,可洋枪多,势

    -->>(第6/17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