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美利坚之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三十一章 张莘夫事件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专列从抚顺返回沈阳,当专列行驶至抚顺以西25公里的李石寨站时,原中共冀东部队的逃兵莫广成率领武装分子强行冲上列车,将张莘夫一行带下火车残忍杀害,张莘夫时年48岁。

    虽然驻扎抚顺的苏联军队并不欢迎张莘夫,不让张莘夫一行接收抚顺煤矿。并且让他们连夜赶回沈阳;虽然驻扎抚顺的中共军队也不欢迎张莘夫一行,并且还缴了警卫的枪,驱赶警卫出城,但是苏军和共军都没有杀害张莘夫的用心。然而,杀害张莘夫的竟然就是中共军队的逃兵莫广成,虽然当时莫广成已经不是中共军队的战士,已经由逃兵蜕变成土匪。但是莫广成毕竟曾经是中共军队的士兵,而张莘夫却恰恰又是一位颇有影响的技术人员,又恰恰是执行从苏军手中接收日资企业这样让国人拥护的职责,而且这件事又恰恰发生在国民党处心积虑排苏反共的关节点上。怎么会不被人利用大做文章呢。

    当初苏军出兵东北,蒋介石是十分欢迎的,甚至是非常感激的,但是抗战胜利之后苏军迟迟不肯从东北撤离,反而一而再、再而三地延迟撤离期限。蒋介石对此颇有微词。在中苏友好条约签订之后,国民党大肆渲染其伟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一般士农工商也跟着国民党兀自庆贺,但是社会上的知识分子,却并不因为中苏友好条约而给国民党政府唱赞歌,他们仿佛从雅尔塔协定到中苏友好条约的内在联系之中咀嚼出美苏拿中国交易的险恶用心,并且进而咀嚼出蒋介石牺牲国家民族利益求得美苏两国支持他内战和独裁的卑鄙用心。有见识的知识分子对于蒋介石卖国乞怜的丑行心生愤慨,对苏联趁火打劫的强盗行径心怀愤懑,加之苏军在东北迟迟不肯撤军,加之蒋介石想尽千方百计想要制造舆论压迫苏军尽快撤离东北,张莘夫事件真是蒋介石求之不得的天赐良机。

    虽然莫广成是杀害张莘夫的凶手,但是莫广成却不是受中共派遣或托付而杀害张莘夫的。莫广成曾经是中共军队的战士,但是在他当了逃兵、蜕变成土匪之后,他杀害张莘夫的行径就属于土匪性质,与中共及其军队没有任何关系。不过莫广成毕竟曾经是中共军人,有这么一层关系,真是老天夜要帮蒋介石的大忙,使得他终于有了在国人面前谴责苏联、痛骂中共的天赐良机。蒋介石没有放过这个千载难逢的大好机会,而是充分利用了这个机会,他们怂恿、导演并排练演出了一连串的排苏反共的双簧,把排苏反共的舆论制造到了极致。以重庆为中心,全国许多大城市发起了国民党促成的或者国民党暗示的游行示威活动,国民党的舆论机关得以利用张莘夫事件渲泻了积郁已久的怨苏反共之一腔邪火。一些不明真相或者不明就里的人,出于种种情愫,把张莘夫的死记在苏军和中共的账上,并且大加挞伐,使得这场喧嚣持续了一个多月之久。(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qidian.com)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