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美利坚之鹰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三百三十章 记者采访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薛延凯听出来叶建英话里有话,于是便说道:“不是说正在进行的政治协商会议卓有成效吗?我想和平应该很快就会到来的。”

    “政治协商会议确实是开得一团和气,彼此也达成了一些共识。但是会场之外的小动作就多了,经常有身份不明的人士进行破坏捣乱,殴打辱骂会议代表。明眼人一看就知道这些人是具有很深背景的,这些人肆意制造事端,就足以想见政府对政协会议的态度了。”叶建英非常平静地说到。

    消息灵通的记者们对此惊愕地表示一点都不知道,叶建英却笑了笑说道:“北平距离重庆几千里之遥,传过来的消息还能不失真?”

    当记者问叶建英对于恢复交通和停止冲突有什么看法时,叶建英回答道:“目前,当然先要实现停战命令。在中共方面,停战命令一经发布,各解放区军民一定会认真遵守,这是绝对没有问题的。”

    “那么这是不是可以说,现在全国各地的军事冲突都已经停止了呢?”记者又追问了一句。

    “我今天一天都在路上,没有接到新的报告。不过,中共方面遵守了停战命令也并不意味着就不会发生军事冲突。今天早上临上飞机的时候,我还听说古北口一带有冲突,这真是太令人感到遗憾了。”叶建英的话让人不禁开始思量。

    当记者问到政治协商会议以及军调部时,叶建英说:“政治协商会议的会场,空气相当融洽,我相信会有一个圆满的结局。现在,全国一致要求的是和平,希望实现的是民主。一切都需要从正常态度上,争取实现的途径。”

    最后记者们告别叶建英,又向位于二楼的郑介民所居住的209房间走来。本来按照郑介民以往的习惯,他现在早就应该闭门谢客休息了,刚下飞机。他还真有几分累。但是郑介民也知道这帮“无冕之王”是得罪不得的,说不定什么时候捅你一下,就会让你难堪得很。于是。郑介民只好耐着性子回答记者们的提问。

    “请郑将军谈谈此次北平之行的想法好吗?”有记者提议道。

    “鄙人奉命来此,在北平设立军事调处执行部的任务,可以说是目前一件相当重要而且急于处理的事情。本人相信这项工作的顺利完成,将有助于和平的早日到来。就目前的情况来看。前途是非常乐观的。”郑介民很自信地说到,语调之中还带有几分激奋。

    “您相信冲突能够停止吗?”有记者问到。

    “当然,政府已经下达了停火命令,全国各地的军队在13日,也就是今天午夜12点以前停止军事冲突。我相信国共双方都能够遵守这个命令。”郑介民依旧是自信满满地回答着记者的提问。

    “执行部将怎样开展工作?”记者继续追问道。

    “执行部工作的开展需要等到全部工作人员都来到北平之后。大约在27日之前,国共双方的人员均可到齐。执行部的工作是临时性质的,一旦冲突停止、交通恢复,全体人员都将返回各自的原单位。就我自己来说,我希望这项工作早日结束。不过,对于各地的交通破坏情况和冲突地区,我们都将予以先行调查。”郑介民耐心地回答道。

    但是记者们对于郑介民自信满满的回答却显得将信将疑,其实将信将疑的又何尝只是记者。自从1月10日国共两党各自公开发布停战命令之后。全国人民在额手相庆的同时,也抱着将信将疑的态度静观事态发展。

    人们的这种将信将疑态度当然是有理由的,其实就在1月10日的停战命令发布之前,蒋介石就曾经向国军部队下达密令:“停战命令即将下达,各部在停战命令未生效之前应迅速抢占战略要地。”而毛主席在他亲自签发的中共中央军委致各部队的电报之中,也明确指出:“国民党在停战之前可能向我作突然袭击。望各部队提高警惕,坚守阵地。对于来犯者,必须坚决彻底消灭之!”

    所以一时之间。在中华大地上面出现了一种奇特的现象:停战令满天飞扬,枪炮声四方不断。

    1月9日开始的古北口争夺战直到12日才告结束,结果国民党军败退,古北口仍然被中共军队所占领。而国民党军第13军、第52军主力,于12月29日前后西犯赤峰、承德,策应第16军、第92军之古北口作战,之后于1月4日攻占北票、朝阳,9日陷叶柏寿,13日攻入平泉。

    华北国民党第94军第5师以及伪军一部1月10日由唐山出发,12日攻占丰润,14日攻占玉田。东北国民党军占领盘山、台安、公主屯、骛欢池等地之后,又于11日攻占秀水河子,14日攻占辽中。

    在津浦路徐州方向,从1月7日开始,徐州绥靖公署主任顾祝同根据蒋介石的命令,投入10万大军,以收编的伪军、杂牌军打头阵,在大批飞机坦克的配合之下,采取宽大正面阵势,分3路纵队向津浦路以东之峄县、枣庄方向发起猛攻,其中左路第51军进攻韩庄、多义沟;中路第59军、第77军从贾汪向东北推进,侵占黄邱套山区;右路新编第6路军进至台儿庄。

    为保卫山东解放区,彻底粉碎国民党北上计划,山东野战军在华中野战军第6纵队的配合之下,除以一部继续包围临城之外,其余部队于1月9日连夜向台儿庄、枣庄、临城线以及津浦线中段之国军发起猛烈反击。第8师由滕县南下,经台儿庄抄到国军右侧之后,在京杭大运河以南发起反击作战,经3天激战,夺回黄邱套山区。至停战命令生效的13日午夜,中共军队攻克韩庄,包围兖州、临城、枣庄,歼敌2000余人,迫使国军全线溃退,退缩至徐州附近。在强大的军事压力和政治争取之下,新编第6路军总司令郝鹏举陆军中将被迫率领部下近2万人在台儿庄马兰屯宣布起义。

    郝鹏举原名郝纯。1903年生于河南省阌乡县,青年时代在洛阳河南省立第四师范学校读书,从小便接受了良好的教育。1920年郝纯弃文从武。加入了冯玉祥的西北军,为此他还特意把自己的名字改为郝鹏举,以示仰慕岳飞之意,但是他日后的所作所为却和岳飞有着天壤之别。1925年。郝鹏举担任西北军干部学校大队长,同年夏天被冯玉祥派往苏联乌克兰基辅兵种混成干部学校学习炮兵指挥。但是在1926年,郝鹏举听说冯玉祥在五原誓师,组织国民联军参加北伐战争的时候,在未经冯玉祥同意之下便私自回国。因此为冯玉祥所不喜,一直未能得到重用。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