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挥无疑是美军这次辉煌胜利背后的第一功臣乔治在马里亚纳群岛战役结束之后接受美国记者采访的时候,就非常明确地指出了特混舰队空战指挥的两条关键性原则:“第一,尽最大努力确保每次都引导足够数量的战斗机去拦截来袭敌机;第二,在可能的情况之下,尽最大努力确保能够留下数量足够的战斗机去迎接敌人的下一次空袭”
这两条原则无疑是美军方面自从太平洋战争爆发两年半以来历次海空战的经验教训总结,其中的第一条原则自然是众人皆知,至于第二条则是众多惨痛教训的产物在1942年6月的中途岛海战之中,南云舰队本来拥有足够数量的战斗机,但是由于在美军舰载机前来进攻的时候把所有的防空战斗机都用来拦截美军鱼雷机,结果把整个舰队都暴露在了高空的俯冲轰炸机面前,致使南云舰队几乎全军覆没而在地球的另一边,地中海上面的英国人也曾经犯过类似的错误:1941年1月10日,英国航母舰队的舰载战斗机在追击意大利鱼雷机的时候把自己的“光辉”号航母丢给了德军第10联队的“斯图卡”们,其结果可想而知
但是第58特混舰队在这次马里亚纳海空战之中却避免了这样的失误,以“埃塞克斯”号战斗机中队为例,该中队在战斗打响之前共计拥有42架“地狱猫”式战斗机其中6架作为备用机,但是当上午11点钟小日本规模最大的第二波攻击机群来袭的时候,它们只有18架“地狱猫”式战斗机前来参战,那么剩下的飞机呢?乔治在战役结束之后接受记者采访时候说的一席话给出了答案:“在这次空战之中战斗机引导成功的最关键因素之一,就在于战斗机引导官对空中巡逻队的不间断补充一旦在舰队上空巡逻的1个战斗机分队被派去拦截敌机的时候,就会立刻又有12架战斗机随之起飞升空警戒,以防再有另外一群敌机出现在雷达上面”
原来,在大机群战斗机拦截来袭日军机群的同时,特混舰队上空仍然还保留有一定数量的战斗机巡逻队,而在航母的飞行甲板上面也保留有相当数量的后备战斗机毫无疑问,战斗机编队被引开,舰队上空门户大开的危险不会出现在今天的第58特混舰队身上
在卓越的空战指挥背后,良好的侦测和通讯系统也功不可没,第58特混舰队所有7艘重型航母上面都设置有自己**的战场情报中心,配备一名经验丰富的战斗机引导官以及一群业务熟练的航空参谋和雷达操作员整个舰队的防空网则囊括了从警戒驱逐舰到特混大队一直到第58特混舰队司令部的所有节点,形成了一套完整的空域监视系统在6月19日这一天指挥第58特混舰队防空作战的是来自于宾夕法尼亚州的预备役军官,汉尼巴尔?哈姆林海军中校,自从1943年8月“企业”号离开布雷默顿基地之后,他就一直留在舰上担任战斗机引导官,虽然并没有得到正式的任命,但由于“企业”号是乔治的旗舰,所以哈姆林中校也就自然而然地成为了第58特混舰队的战斗机总引导官,在必要的时候,他还需要把指令传达给其他航母
到了1944年,太平洋舰队的大部分军舰都换装了最型的sk对空搜索雷达,而在“埃塞克斯”号、“无畏”号、“约克城”号、“邦克山”号、“富兰克林”号5艘式的埃塞克斯级航母上面还配备了非常先进的**测高雷达,这种雷达不仅可以测出机群的飞行高度,还可以测出两个机群之间的相对高差,这种能力对于空战指挥来说其作用当然是不言而喻的而且对于第58特混舰队来说为有利的是,6月19日这天的天气情况极好,这就使得美军的舰载雷达可以在远达150海里的最大距离上面发现来袭的日军机群
当然,如果不能够把雷达提供的信息及时传递给空中的战斗机飞行员,那么这一切也都是白费这就是无线电通讯系统的任务了,美军在这方面做的即使算不上出色,那也要比小日本强上许多所有的“地狱猫”式战斗机和其他飞机、军舰上面都配备了四频甚至高频无线电通讯系统,这套系统的成功应用使得第58特混舰队具备了不间断的军舰对军舰、军舰对飞机的通信能力不过美军的这套设备在马里亚纳海战的时候并不完善,预设的四个频道只开通了其中两个,这就导致所有的呼叫都集中到了这两个频道上面,不过幸好最终并没有造成什么严重的影响
乔治后来毫不吝啬地夸奖了美国的雷达工程师们:“日本佬的四次攻击波都在距离舰队40—50海里的地方被拦截,而且我们的战斗机每次都能够占据足够的高度优势,我们挡住了日本佬的全力进攻,而且没有任何一艘航母被击沉或者受到重创,这种情况绝对是前所未有的这一切结果表明,我们在雷达研究、训练和应用方面耗费巨资的长期努力并没有白费日本佬对于我们的电子优势也并非是毫无准备,作为电子对抗的战术之一,他们的飞机在进攻的时候也曾经投下了大量的铝箔条以试图干扰我们的雷达但是,这一招只有在掌握了对手的雷达工作波长之后才能奏效,但是日本佬很显然并没有得到这个至关重要的情报,所以他们的电子对抗措施只能无奈地以失败而告终”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