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总裁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三章 军备竞赛第(2/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军的兵力和出战路线摸了个一清二楚。

    明军制作出了一种打得很远的火铳,清军的探子早就南京探听到了。多尔衮舍得花钱,连明军火铳叫步枪、手枪,射子弹,能打多远的情报,甚至连子弹的弹壳和弹头,都花钱买到了。遗憾的是至今没有机会花钱买到一支枪,花再大的价钱都不成。至于大顺的机密,北京城里满清的专业地下工作者和兼职地下工作者大显神通,迅速就了解到大顺仿制明军的手枪和步枪。

    当然,大的收获还是来自朝鲜,朝鲜从大明买来霰弹枪虽然极保密之能事,还是被满清闻知了,满清终通过朝奸,弄到了一支霰弹枪和几霰弹。

    孔有德当年投降的时候,把大明雇佣的葡萄牙制炮专家也一股脑带到了满清。因此,弄到了大明的子弹弹头和弹壳后,参照朝鲜弄到的霰弹和霰弹枪,经过葡萄牙技师和一介工匠的分析,认为不过就是拉火式手雷原理的翻版。这些洋人捣鼓了一番,根据情报人员对大明枪的描述,也捣鼓出来了后装滑膛枪和整装锥形子弹,当然,结局与大顺的一样,既打不远,也打不准。没辙,只能先上霰弹枪,这霰弹枪的威力已经相当恐怖,清军上下赞叹不已,多尔衮决定立即大量制作,南下之前至少得做出3000把。

    不过,大顺和大清都遇到了铜弹壳加工问题,只靠手工打造弹壳,精差点,当然亦无不可。但是手工打造弹壳的效率实低下,大顺仗着北京的工匠多而精,当然大占上风。所以虽然大清仿制的霰弹枪,和大顺仿制滑膛球形子弹枪,两者各有千秋,威力伯仲之间,但是弹药方面,大顺底气足。

    本来,多尔衮获知大顺和大明湖北和山东大打出手,禁不住一阵狂喜。根据大明派来的使节阮大铖的言行,也有顺着大清的计划,联手夹击大顺的意思。多尔衮感觉洪承畴的远交近攻之计很有戏。

    不过崇祯的表现有点反常,以前那一骗就能上当的崇祯好象变得有点难以琢磨。舆论上大唱联顺抗清,背地里又对大清联手灭顺的提议也很动心,不知道到底哪个是真!哪个是假!

    这天,多尔衮正和范程、洪承畴商量军国大事,突然收到一份情报。多尔衮看了这份东西之后,开始房踱步,见两人纳闷,多尔衮说道:

    “明军莱州仅仅用了两三人就战胜了两千多大顺军,虽说是吴三桂的兵马,也不至于两三人就能攻下一座两千多人据守的城池。传说这回明军用上了很多式火器,这才攻下城池。不过,大明和大顺,打着打着,却又不打了,不知到底是怎么回事。你们说说。”

    洪承畴捋了一下胡须,说道:“启禀摄政王,臣以为,其一是大顺军确实不如吴三桂关宁铁骑,其二是大顺军占了大明地头,难免有城内之人沟通明军,加上明军的火器犀利,大顺军一帮乌合之众,落败并不足怪。只是吴三桂胜了之后并不继续进攻,微臣不知道明军是不是真的要待我大清兴兵之后,才乘势夹击李自成。大明与大顺湖北也只是小打小闹,也不能排除大明现玩三国鼎立的把戏,大明占住山东登莱地区,对大清亦是威胁。万一大明不欲与李自成撕破脸,或者真像《大公报》与《明报》的舆论那样,要联顺抗清,亦未可知。”

    范程接口说:“按说李自成攻破北京,崇祯作为阶下之囚,忍辱负重,联顺抗清亦可看做是脱身之计,依臣所想,崇祯难道不想杀了李自成复仇吗?”

    多尔衮不语,望向洪承畴。洪承畴心颇是犹豫,大明已经有人通过人跟自己传话了,警告自己不要死心塌地地当汉奸,可留一线生路。心犹豫,口含糊说道:

    “以臣愚见,不如多做两手准备,打败李自成是头等大事,只要打败李自成,大明喘息未定,必不是我大清对手。大明能夹击李自成好,即使不能夹击,我大清也能**灭了李自成。谅大明也不敢与我大清为敌。”

    多尔衮一拍桌子,朗声笑道:“洪大人所言甚是有理,我大清怕过谁来!等3000杆铁砂枪做好,我大清天兵挥戈南下,定要灭了李自成。”

    ;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