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次,崇祯和王承恩私下的时候,王承恩一本正经地指出,崇祯这个皇帝第一步要做的就是“维权”。皇帝也要维权?这不是笑话吗!后世只有弱势群体需要维权,自古皇帝权势滔天,“维权”?维权个鸟!行了,我的王公公,该不是那东西没有了之后脑子也秀逗了?
王承恩没有想到崇祯的觉悟还这么低,只好不厌其烦地跟崇祯这个受剥削压迫者讲解“受压迫,要翻身”的道理。
王承恩的大脑就是一台超级计算机,各种资料数字应有有,马上拿数据和事实说话。
先拿出后世的数字:2010年税收77000多亿,扣除出口退税还有7万亿;卖地收入2009年是15000亿,2010年也算15000亿;还有社保收入一万七千亿。总计国家收入10万2千亿。而2010年gdp为40万亿,国家的收入占了gdp的四分之一强。即使不算社保,财政收入也超过gdp的20%。
还有“路边社”不太权威的统计:2007年公款吃喝3700亿,公费出国2400亿,公车开支4000亿,总计101万亿,占2007年25万亿gdp的4%强。“路边社”统计的2010年公款吃喝款是号称破了9000亿大关。
再拿出宋朝的数字,北宋治平二年的国家收入是6000多万贯,相当于6000多万两银子。当然也有说宋朝高税收为超过一亿两白银的,还有说一亿二千万两白银的,还是取保守的数字。宋朝的国土面积可比不上明朝,人口也比不上明朝,国家收入却要多几倍。宋神宗还嫌皇家收入少了不能富国强兵,指使王安石开展一系列的“维权”行动,当然这次皇家“维权”行动有点不太成功,但是至少人家有维权的觉悟不是!
你再看看明朝的数据,永乐十年的赋税粮是三千四多万石,丝钞等二千馀万,永乐还有盐铁专卖和市舶司海关收入未计内,终明一朝,强势的永乐皇帝财政收入高。而万历一条鞭法后,某年间天下岁入为一千四十一万两。按照万历朝年产原粮三千八多亿斤计算,按照原粮出米率60%,折算为大米为2300亿斤,万历年间米价为一两银子2石,即一两银子378斤,粮食产值达到了亿两白银,有资料估算明朝年出口顺差就达到了500万两银子,一条鞭法之后,明代工商业超过国内产值的40%,所以大明朝产值十亿两银子绝非高估。如此算来,万历朝的赋税只占gdp的15%。而崇祯年间后期物价上涨,一石米涨到一两银子,其赋税水平甚至就是1%左右。
好,咱不比那个拿80%的gdp养军队的腓特烈大帝,那的确有点变态!咱也不比后世的20%,要是20%的话可以收2亿两白银,那还不爽死了!咱要有2亿两银子咱也能象先祖朱棣那样用50万100万大军把鞑子堆死,咱也不比这个。咱比宋朝总可以,人家一年收6000万两银子,还要“维权”!我靠!就算达到后世公款吃喝、公款出国、公车开支的比例,对,就gdp的4%,咱也能把鞑子给灭掉啊!为什么咱这个皇帝只能埋头推磨,连草都吃不上呢!崇祯朝理论上收入两千万两银子,实际收70%就烧高香了。天启丢下这个烂摊子,资产是负的,欠军饷,欠皇室宗亲钱粮,收上来一点银子都不够塞牙缝,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这穷极潦倒的皇帝怎么做!怪不得,朱常洛不到一个月就被压垮了,撂了挑子。换了天启,承压能力应该强了,但是照样不行,拍拍屁股又撂了挑子,临走拉上了崇祯这个垫背的。难怪天启连儿子都不生,生下儿子就得受剥削受压迫,得,咱不让儿孙受这个罪。难得弟弟朱由检是个愣头愣脑的有志青年,一副担子就这么压崇祯肩上了。崇祯还真是坚韧,做牛做马十七年,历史上后却也不得不撂了挑子上吊了事。临了这副担子再也不忍压到自己的儿子肩上,要不然崇祯自己撂挑子也就算了,怎么解释为什么不提前把太子送到南京预备着呢!
打个比方,一个股份制公司,全国人民都是股东,这股份制公司早就资不抵债,还内部欠薪,股东们有钱却又不肯增资,银行又借不到款,资不抵债还短缺流动资金,而且公司内耗严重,加上金融危机,外贸萎缩,内需不足,就这个条件,股东会却愣是要求接任的经理人只能干好不能干坏,利润指标半点都不能降。你说这公平吗!一个人压迫天下人还说得过去,天下人一起来压迫一个人就不对了!按照王承恩的说法,明末的皇帝真不是人干的。特别是北京十七年的崇祯,受了压迫剥削。后世的公仆不行了可以钞票、债券、搞重点项目银团贷款,崇祯这苦命孩子拿着拿可怜的1%岁入,又要赈灾,又要打仗,还要养官,等等。这1%花销过程还要被贪官和军阀吃掉一半。崇祯实没钱了只好省吃俭用,甚至变卖自己的家当,但是杯水车薪,依然无济于事。责任无穷大,权利无限小——这不是典型的“受压迫受剥削”吗!受压迫受剥削就得“维权”,南京可不能这样做牛做马了!要翻身!当家作主。懂吗?
于是崇祯终于懂了,开始了自己的“维权”之路。
后世的“维权”也是一件技术活,简单的上访、闹事往往适得其反,再说这年代也没个地方上访啊。好凡是与技术沾边的找王承恩都会有办法,智商高的人绝不害怕难题,怕只怕没有现难题。崇祯的悲剧就是连自己需要“维权”的迫切性都没有意识到。只要问题现了,办法嘛,总比困难多!想当年牛顿不仅是自然科学家,连英国的金融体系都是这位爷奠定的。牛顿的粉丝公然说后世英国之所以称霸世界两年,就是因为牛顿奠定金融基础的成果。
王氏寻根究底的法则又用上了。崇祯“维权”说得简单一点不就是要钱吗?既然要钱,就是找谁要、怎么要的问题。
找农民要?不成。虽然崇祯只收到1%,好,就算15%,但是资料显示农民实际上已经上缴了超过6%。也就是说农业产值6亿的话,农民实际承担了3600万两银子,崇祯只收到1800万两银子,两个数字都没错,那其他的1800万两银子呢?哪里去了?别急,我跟你说,主要就是下边的小吏和士族搢绅工商阶层欺上瞒下,上下其手,把这些银子吞掉了。大明朝法令的解释权和操作权皆握这些比典史还低的小吏手上,这些小吏们,比如司吏、典吏,连同师爷、衙役,一地基本上是世袭,父子兄弟相传,所以谓之“官无封建,而吏有封建”,大明朝的政令通过他们传达,亦是由他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