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说王公公很得大顺朝青睐啊!唉!对我可狠了!追去了我辛苦积攒的有人检举我贪了20万两银子,然后就夹棍伺候,哎呀!痛死我了!好说歹说交了15万两,这才放了我。哎呀!”
李自成追赃助饷经验丰富,根据线报,事先列好名单,哪些人为富不仁,哪些人横征暴敛。检举者检举若是靠谱,便有不同的赏格。象东厂掌印太监王之心这样,不择手段搂钱的太监,便列比饷镇抚司的重点照顾之列。
王承恩想试一试王之心,于是就说:“王公公也不必太心疼银子,一年的利息也够吃的了,再说那万两银子,每年还要还你7500两,8年连本带息也要有8万两银子,你还是大财主!”
王之心咧嘴却笑不出来:“想不通又怎么办!公债公债,多少还有个念想,他妈的谁想出的这个缺德主意!什么巨额财产来历不明!什么‘平辽公债’,有这样逼捐逼借的嘛!差点要了我的命啦。这被逼着交了钱,还得天天求我佛保佑,保佑他们千万别垮台,垮台了咱找谁去啊!”。
王承恩心想,你一年的公债利息就相当于200个壮丁忙活一年的收入,还抱怨啥!你王之心搂了15万两银子,少也相当于1亿人民币了,你还那么多庄园店铺,要是后世这些房地产价值十亿几十亿上亿,你一个太监十几亿甚至几十亿上亿家产,受这点苦算什么!要是鞑子一来,你一个子都落不下!
想到后世的房价,王承恩心说这真没谱啊。崇祯十三年,北京市正阳门大街居民傅尚志卖房,一座小型四合院,两间南房,两间北房,一间厢房,卖价只有33两。自己买的四合院也不过400两银子,贵为王侯的豪宅,也不过数千两银子。正阳门大街的四合院,放后世怎么也有一个亿,那就是说仅仅依据房价而言,明朝33两银子的四合院后世价值1亿人民币,明朝的一两银子,竟然相当于300万人民币。哇塞!后世的泡沫真是强大啊,难怪政府不差钱,把房子炒高点,卖地就大把钱进了口袋,所以一年仅仅请客吃饭就能花掉9000亿。崇祯这孩子,要是弄一帮温州炒房团,炒地卖楼花,估计就不差钱了。所以古代的皇帝吃亏就吃亏太实,没有后世金融房产这样的明抢劫手段。明朝的赋税都压底层头上,皇帝没捞多少好处,倒是官吏勾结劣绅层层贪墨,结果财富都让**分子占了去。底层如果缴税缴了200%,皇帝拿到的不过是60%,间流掉了140%。所以皇帝老是为兵饷不足救灾无钱弄得捉襟见肘,这些贪官们则是银子一辈子花不完。
王承恩真为崇祯感到悲哀,崇祯要是早派厂卫大举反贪,以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罪没收犯罪分子的家财,国库充足了,啥事不好办!
另一边,崇祯那边的致吴三桂书业已交给了宋献策。书信大量引用了后世经典,有蒋先生的庐山讲话,有毛先生的《论持久战》上的持久战论述,还有《愚公移山》的精辟语句:
···如果战端一开,那就是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无论何人,皆有守土抗战之责任,皆应抱定牺牲一切之决心···
总之,大意就是吴三桂呀,过去是大明抗清平辽,现大顺继承大明,继续抗清平辽,清兵虽然现占了上风,但是现我们地无分南北,年无分老幼,全民抗清,爷爷打不垮满清,还有儿子,儿子打不垮满清,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打下去,满清后还得完蛋。你要是投降满清,就是千古罪人不说,自己没有好下场,子孙也没有好下场啊。好好想想,千万不要象秦桧那样遗臭万年。
;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