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个贪墨,这些贪墨的赃款皆是巧取豪夺而来。陛下国库内库为何空虚?姓为何民不聊生?就于这些贪官污吏吞没了天下财富。对此,陛下应该心知肚明。而我大顺追赃助饷,不过是让贪官污吏将巧取豪夺吞没的的财富吐出来而已。我大顺既然不对黎民征取赋税,追取这些不义之财,便是当然之举。否则我大顺想要抗清平辽,没有军饷钱粮,岂不是痴人说梦!陛下历年为钱粮所困,下官也是时有所闻。下官以为追赃助饷其一是有理,其二是不得不行!”
崇祯一看这个局势,心道你们这一追赃助饷,马上就会搞得满北京鸡飞狗跳。一介大明臣子平时里吃香喝辣,养尊处优,结果被你们弄去夹棍和板子伺候,还讲什么屁的“一半军事一半政治”!刚刚笼络过来的民心眨眼间就会走向反动。嗯,就是“反动”,这词儿太切了。须知明朝的舆论权掌握知识分子手,也就是跟官场夹缠一起的士子手。追赃助饷那玩意,史书说了,追出了7000万两银子,固然让这些体面大臣们的贪官嘴脸暴露无遗,也把大顺好不容易建立起来的“天下归心”局面一夜之间毁掉。可是这帮大顺土鳖把免赋三年的大话都放出去了,他们又不事生产,如果没有别的途径弄来钱粮,一样死的很难看。
7000万两银子是什么概念,这么说,崇祯年间高的单年税赋总额——包括银子和各种实物折银,也不过2300万两银子。好家伙!三年的税赋任务十几天就完成了,比后世的税务局税务总局牛多了。
崇祯望望宋李二人,又望望王承恩,心犹豫,要不要表一点反对意见。说了,八成还是没用。不说,这么搞的结果便是一帮官绅对李自成彻底失望,嗯,不仅是失望,应该说是彻底仇恨。
这种仇恨李自成的情绪,清兵打败李自成之后得到部分宣泄,没有宣泄完毕的部分汇聚成了一股滔滔巨潮,这股潮流便是借兵平贼和拥清平贼,官绅达成共识:只要是反对李自成咱就支持——黑猫白猫,整死李自成就是好猫!咱报的不仅是君王之仇,他大爷的!也顺带着报了咱夺财之恨。所以历史上李自成仓皇逃出北京后,当多尔衮率兵进京时,大明旧臣夹道相迎,磕头如捣蒜。大部分人的心憋着一股恶气:李自成,你丫的有种别跑!满清大佬来了,活该你丫的倒霉!看你丫的李自成还能蹦跶多久!看看,大清天兵跟咱一条心,看你丫的往哪里逃!
北京城的民心变得真快,早些日还喊“崇祯下课,李自成雄起!”,隔不了几天,同样是那帮曾经宣称爱死了李自成的李粉们,反过来恨起李自成来如有刻骨之仇。风头一变,人们又开始念起崇祯的好来,还是崇祯好啊!可是朱家的子孙不争气,打不过李自成,拳头不如人家硬,如之奈何!好来了救星多尔衮,一举赶跑李自成。简单而言,就这么一回事。大清成了北京官绅们的救星,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大清一看就比李自成讲规矩多了,这样的领导哪里找——比李自成有能力,比崇祯谦虚,咱不效忠这样的领导还能效忠谁!
他们没想到满清的大爷们一开始很会装b,等到民众着了道儿之后,便摇身一变,该跑马圈地就圈地,该屠城就屠城,还有“留头不留,留不留头”,还有“**”之类的头脑禁锢······,可怜!等大家反应过来,唉!悔之晚矣!晚矣!
崇祯越想越心头冰凉。历史就是这样经不起推敲,有些事必然会生,而现正生着,恰恰自己又难以阻止,甚至李自成自己也难以阻止。看来历史并不因为自己穿越就会变个花花模样。
王承恩一看,追赃助饷运动还是象历史那样无可阻挡。大顺军也是人啊,人吃马喂,花销海了去。自己前世搞个小实验就是几万十几万,这要是跟满清开仗,还不得几千万两银子砸下去!后世抗日打了八年,凭李自成的这个水平,抗清彻底胜利怎么也得八年。打仗打的是钱粮,这些土鳖不收赋税,那么没有办法的办法,就只有打大户的主意了,这有错吗!这而且是史无前例的反腐运动,革命!懂吗!
后世蒋先生说:“反腐亡党,不反则亡国。”,可见反腐还得反,只是反腐的尺很重要,很重要!反得不好李自成的大顺党就完了。反腐尺可得掌握好。对,落脚点就反腐的尺上。王承恩的脑子转了若干个来回,心想崇祯爷不能说的话,咱可以说啊。想通这一点,王承恩于是打破尴尬,说道:
“两位大人,大顺追赃助饷,本来是贵部自己的事,皇上不便评价,下是无从置喙。不过下有几句话,说出来供二位参考,也是下的一点微末见识,二位听与不听,悉听尊便。”
“公公陛下面前走动多年,一定见识不凡,请讲!”宋献策很客气,献策献策,姑且听别人给自己献策一回。
“好。两位所言,追赃助饷势必行,下也赞成如此。这大明朝贪官横行,吞没的是巨额的民脂民膏。陛下曾经想与官绅皇亲借款筹饷,结果竟无半分效果。此事料二位也定有所闻。这些人,不仅是贪得无厌,还是守财奴,陛下曾经为此痛心不已。面对这样一群人,不采取强制手段不足以逼他们缴出藏下的银子。不过,下以为,切不可将这些人逼得走投无路,一定要讲究策略,要遵循‘有理,有利,有节’的原则,才能既解决饷的问题,也不过分激起对抗。”
李岩听罢,心说我也想这样啊,可是实际办起来,哪有那么容易!崇祯是深有感触,为了筹措银子,“借钱助饷”都无法成功,还有什么招啊!
宋献策问道:“王公公有什么具体章程?”
“其实章程也不复杂,追脏助饷还是照追不误,还是按照你们订的章程追。但是追出来的银子,不妨分为两个部分:第一部分是‘赃’的部分,这一部分是必须捐出的;第二部分是‘助’的部分,这一部分是向金主借的。比如从一个人那里追出10万两银子,五万两作为“巨额财产来历不明”的赃款予以追缴,说得好听点可以说“捐”;另外五万两是作为8年期“平辽公债”,是国家向金主借款,借款期为8年,利息为年息半成,分八年归还。这五万两“平辽公债”当时就返还当年半成的利息。”王承恩说到这里,看了一眼崇祯,崇祯会意地点头。再看宋李二位,看来很是茫然。什么叫“巨额资产来历不明”,什么是“公债”,有点晕!
龚大明这个后世当老师的。立时现杜逸典这主意不错,亏他想得出来!后世一句“借钱的是大爷!”就把债主和欠账者的关系传神地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