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西北之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103章 武装傀儡军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定了。”唐朝毫不犹豫地点头答道。

    “既然决定了,那我这就去签发正式命令。”蒋百里说做就做,征得唐朝和蔡锷的首肯后,起身匆匆出了这间作战指挥室。

    随着唐家堡城市化建设的规模越来越大,唐朝对基地东迁柴达木盆地这事也盯得越来越紧。好在小猫和基地里的工程机器人不需要休息,可以一天到晚没日没夜的拼命干活,既不会嫌累,也不需要发工钱。

    到目前为止,原唐家堡基地已经只保留了上面的一、二层。第三层的所有设施连同那台维修舱已经整体转移,并将空出的那个地底大窟窿也填满了。小猫忠实地执行着唐朝的命令,把一切不属于这个时代的痕迹都抹得干干净净。

    得亏小猫控制的这台维修舱很有地老鼠的潜质,从唐家堡地底到一直钻到格尔木的地底,足足花了八十四天的时间。前面挖出来的泥石刚好把后面穿行的通道填充,不然的话,这么一条地底通道,非得改变青藏高原的地质结构不可。

    核心基地正式在格尔木的地底安家后。通过小猫反馈回来的信息,唐朝那叫一个满意啊,对自己及时作出的这个战略性调整给足一百分。

    小猫已经探明的矿产资源,主要有盐、硼、钾、镁、锂、铷、溴、碘、锶、铯、石膏、芒硝、天然碱等,其中钠盐探明储量530多亿吨;氯化钾探明储量2亿多吨,氯化镁探明储量约20亿吨。

    特别是铅、锌、铬、锰等金属储量极为丰富,比唐家堡地底及周边地区多了一百倍还不止。

    煤炭、石油、石棉等资源也比鄯善地区还要多。盆地海拔高,云量少,日照时间长。盆地内地势平坦。有较充足的地表水和地下水可用,昼夜的温差较大,利于农作物积累养料,因而那里的农作物的产量较高。盆地内分布的药用植物、药用动物、药用矿物共计有782种。

    身边摆着这么一个巨型聚宝盆而没控制在自己手里,唐朝的心里整天就跟猫挠似的。

    没人提还好,今天被蔡锷和蒋百里提及关内的事,唐朝哪还能按耐得住。

    远在星星峡驻守的穆海林,接到军部直接下达的命令时,正在第9骑兵团视察训练情况。刚开始还以为自己眼花看错了,再次确认无误后。兴奋得也没顾什么堂堂少将师长的身份,当场就在操场边的跑道上接连几个后空翻,把他的副官和警卫员,以及正在训练的第9骑兵团的官兵们看得眼珠子差点掉满地。

    “师座,什么事能把您乐成这样啊?”第9骑兵团团长孙德贵,满头大汗的训练场下来,小心翼翼地猜测道:“师座,不会是军部打算让我们也去中亚打老毛子吧?”

    “虽不中也,亦不远矣。”穆海林难得地跟这位老弟兄跩了跩古文,伸手在孙德贵肩头重重地拍了拍,笑道:“赶紧把训练抓上来,虽然库米洛夫带走了一批人,但9团的战斗力绝对不能下滑。不然的话,别怪本师长这回不带你进关。”

    “真的要进关打战了?”孙德贵顿时两眼只冒绿光,跟头饿狼没两样。

    “大帅亲自签发的命令,打掉青海马安良的那支西军,把西宁拿下来!”穆海林没打算向孙德贵保密,欣然点头答道。

    “大帅早就应该下这个命令了!”孙德贵磨拳擦掌地显得比穆海林还要振奋,“前段时间我们在哈密地区剿匪,有不少滑溜的马贼都逃进关了。当时我就跟师座建议过可以考虑向大帅请命出关追击,顺势把河西走廊我青海都纳入我们西北军的势力范围。每次听到马安良那支杂牌部队自称‘西军’,我这心里就格外不舒服。”

    “磨刀不误砍柴功。”穆海林拍着孙德贵的肩膀说道:“德贵啊,这次出关肯定得选出一支部队打先锋。以我看,你们9团有点悬啊!”

    “师座!您就瞧好了,我保证这支先锋部队,必然是我们9团的!”孙德贵自信满满地说道。

    “哈哈哈!那我就等着瞧了。”穆海林一边大笑着一边大步流星地出了第9团的营地,以最快的速度往师部方向赶。

    第三师既要准备出征。又要跟来接防的第九师进行防务交接,这些繁琐的准备工作没个三五天时间根本就搞不定。

    远在浩罕汗国境内的志愿军骑二师和骑一师,这时候也在为谁先进攻维纳尔(阿拉木图)争得面红耳赤,互不相让。

    军人视荣誉为生命,这是唐朝长久以来一直向广大官兵时刻灌输的重要理念。

    骑二师和骑一师都很清楚,攻克阿拉木图是明摆着放在眼前垂手可得的莫大战功和荣誉,而且打完这一仗后就近段时期已经没什么大仗可打了,所以谁都想把这份功劳据为己有。

    哈萨克民族解放军和吉尔吉斯人民军同样也都把阿拉木图视为他们自己的领地,互争不让的结果。当然是把官司打到了唐家堡西北军总部。

    蔡锷和蒋百里也没擅自作主,而是把决定权交给了唐大帅。

    唐朝在得知现在的维纳尔里聚集了三万多俄军并且摆出一种据守待援的死守态势后,顿时有了主意。

    于是,把维纳尔的俄罗斯守军当成磨刀石,让吉尔吉斯人民军和哈萨克民族解放军进行轮战的命令,当天就分别传到了骑一师和骑二师师指挥部。

    库尔班和库米洛夫谁也没捞着,把两位师长郁闷得不行。

    这么一来,哈萨克民族解放军和吉尔吉斯人民军的新兵蛋子们可就吃足大苦头了。两位师长大人天天亲自抓训练。显然是把赌注押在了哈萨克民族解放军和吉尔吉斯人民军身上,看谁训练出来的部队战斗力强。

    为了尽快把哈萨克民族解放军和吉尔吉斯人民军武装起来并形成战斗力,唐朝、蔡锷和蒋百里都没少花心思。

    在制式步枪的选型上,三人都有不同的观点。

    对西北军现在使用的tc1915半自动步枪,西方列强表示出来的关注度,并没如唐朝想像中的那么强烈。

    这款半自动步枪的火力的确比传统的手动步枪要强,但缺点也不少。

    当一次压入弹仓的弹夹在子弹打光之前再次弹夹重新装弹很困难。作为半自动步枪,弹仓容量还嫌太少。

    英制的李-恩菲尔德步枪在经验老练的老兵手里,其射击的频率并不比这款八发装弹的半自动步枪慢。其另一个比交大的缺点是这种枪交在新兵手里。子弹浪费非常大。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