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屡屡妄言国事,曾为自己“左膀右臂“的大臣们。
天作孽犹可恕,自作孽不可活。
陆凯这般级别的人物都是如此下场,王蕃与贺邵曾经是孙亮的心腹之臣。举朝称心如意的同时,这等举动未免寒了一批有志于国家的大臣之心。而当事态急转直下后,吴国君臣才深感当日陆凯等人的谏言是如何的珍贵,然而人死不能复生……
蜀汉的国力早已是今非昔比,只是刘禅不喜把力量拿到台面上炫耀。投石车和斗具带来的麻烦已经足够大,这两次冲突甚至把一个几十年相交的盟友变作相互算计的“盟友”,这并非是刘禅的初衷。
就算藏着掖着,也终究会有这一天。只要天下三分的强弱生变化,那么吴国也好,魏国也好就一定会闻风而动,择利而从——蜀汉也不甘落于人后。
南方大陆方面诸葛瞻步步为营,打得马承毫无还手之力。鉴于刘禅想保留住台面上蜀汉无力分兵的态势绝天下人之口,因此诸葛瞻用超乎想象的优势开始了拉锯战。
马承占据的土地还是那么多,可人口却是不断的流向诸葛瞻一方。无论是姓,还是兵士,这个时候都是知道天命所归,知道那边可以生活的好,不用被拉去送死。
实力的差距越拉越大,南大陆的蜀军便没有必要留下那么多了。多余的兵力早就回到了南休整,同时原本镇守汉招募兵员的杨戏暂代诸葛瞻镇守南地区。
年轻的时候杨戏曾经做过庲降副贰都督,和蛮人也是久打交道之辈,有这老爷子给诸葛瞻治理后方,蜀国南方见欣欣向荣。
川操练的人马有十三四万之众,刘禅每日处理政务,陪伴皇后幼子外就是操练军马。
这些兵力大可以投入到北方战场或是雍凉战场上,然而刘禅并不愿意这么做。雍凉廖化和霍弋以及鲜卑,羌等部族的合力之下,已然把反对蜀汉统治的少数民族赶到了沙漠深处,实没有必要增派兵力增加后勤补给的负担。
而活捉了马觅之后,对于江东的险恶用心刘禅也是颇为反感。江东的山越愈演愈烈,便是刘禅暗授意呼雷阙搞的事端,不过行事都以魏人的名义罢了。
若真以时间推算,还是呼雷阙的行动前,吴人的暗潮后。作为吴人来讲,一心自己独大的态自然不是一两日形成的;作为刘禅来说,一个蜀汉已经无法满足自己的掌控欲,天下掌握才是目的所啊!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