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7章 魏蜀相争
三个国家只有蜀汉的医师以及工地位逐渐提高,其他国家的行业者渐渐被蜀汉吸引,也都流入了川。有的是为了生计,有的想凭一技之长混个上等人,多的是慕名前来。
华佗的弟子李当之便是其一人,太子殿下重病卧床不起,御医束手无策,于是朝廷广招天下医者,李当之闻讯之后匆匆赶到成都应征。华佗的医术受人赞叹,可地位并不因其神技而有所改变,这一点华佗与马钧十分相似。
作为华佗的弟子,无论是樊阿,吴普,还是李当之,虽然得了华佗的真传,可如何比得过师傅?师傅尚且以行医为耻,做弟子的也好不到哪儿去。
据说当初华佗狱,曾经有意将自己的医书传世,狱卒碍于法令不敢接受,华佗只好将书烧毁。李当之闻讯赶赴已经是晚了一步,老师的医书没有流传下来,医术却是三个弟子的身上。
李当之于是找寻自己的两个师兄,准备融三人所长,将老师的医术记录为书,传于后世。
普通姓著书非常艰难,尤其是医书这种可以活人的书籍。凡是提到的药材,配方都要先行试过才可以记录,这是一个医者的医德。天下药草何其多?单凭一个人的力量难以成书。
于是李当之试图与世家大族和官府联系,希望得到帮助和资助。然而医者这个行业本身就是卑贱的行业,人家根本瞧不起你,多次碰头之后,李当之不由得心灰意冷,又是不甘此生碌碌无为。
入蜀是唯一的机会,恐怕也是后的机会了。
看顾过刘湛之后,刘禅又去探望张皇后和自己的儿子,还没坐热乎,司马胜之和立便联袂而来。
马承与张翼等南方诸国的将领联名上奏,请刘禅定夺。南方诸国想借蜀汉刀兵之利,这本是违犯原则的。但眼下的形势由于蜀汉过于强大,各国又彼此猜忌,见到了被灭的几个小国之后,联合起来对抗蜀汉的念头便完全打消了。
蜀汉通过各种手段挖掘和剥削南方诸国的国力,南方诸国只能依靠掠夺其他国家来增强自身,否则便是坐以待毙。眼下这种形式正是蜀汉从牟利的佳契机,南方彼此战乱,影响不到蜀汉,蜀汉可以坐山观虎,又可以大横财,狠狠的敲上几笔。
刘禅也是如此认为,谨慎起见便召杨戏,谯周,樊建等人前来共议。深得刘禅器重的郤正各地征集军,并未成都。
出兵相助显然是不行的,兵力是蜀汉南方为主要的力量,要不断的维持和增加,绝对不可损耗。一旦蜀汉的强势开始转弱,到时候被南方诸国联合击之也不是没有可能。
推波助澜是必要的,刘禅眼光不由得放到了长远考虑上。南方诸国混战一片,各国的势力定然不断的削弱,社会加剧混乱,姓流离失所。蜀汉大可以用武器,铠甲,军械等换取一些稀有资源,包括盐,矿产等。
群臣对此也是没有异议,割据各地的国家经过战争会产生的王者和霸主,但依然不是蜀汉的对手,如果有好的时机,趁机把南方各国也逐一平定,纳为蜀汉的版图,这是何等的功绩?
于是刘禅也不迟疑,批准了马承,张翼等人的请求,并且下诏给南的诸葛瞻,令其全力支持吞并南方诸国的计划。只要蜀汉控制对南方各***械的输出量,就可以确保自身的优势。同时南“铁”打造的铠甲和军械也不断的运送到成都来,产量虽然少,可经过四个月的制造,“铁”的军械已经可以装备一支两千五人的队伍了。
异国乃至少数民族不断的涌入川和雍凉地区,便存一个和睦共处以及教化的问题。谯周为的蜀汉大儒们早已投身到教育事业,各地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了许多学校。
公家办学财政的支出是国家买单,入学的学子只是负担很少一部分的经费。私人授学的,国家也会给予长期的资助。鼓励姓多读书,多识字是提高国民素质的基础任务,虽然长路漫漫,但这一举动无疑是国家重视教学的信号。
刘禅也因此得到了朝野间的一致好评,陛下崇尚治学到这般程,这是历代帝王不曾有过的壮举。
法令诚然可以约束人的行为,毕竟是外力。个人素养才是体现国民素质的佳途径,姓的学识见识德行都有所提高,便不会与异族人冲突。而异国人和各民族的姓经过授学,也会逐渐同化。
李当之不愧是华佗的弟子,太子刘湛经过李当之施诊,病情逐步的好转。刘禅大喜过望,每日都去探望刘湛,并对李当之大加赞赏。李当之便趁机提出了自己想著医书的愿望,恳请蜀汉可以出人出力,协助其完成心愿。
书籍这个时代是较为贵重的物品,抄录也好,刻录也好都是手工出力,速慢不说,也容易出错。所以书籍只是一定的范围内流传,绝大多数人都是采用口述的方式传授自己的技艺。
李当之的请求为刘禅又是打开了一扇门,一定要著书,不仅仅是医术,各行各业都要有专门的书籍,用来传授技艺。如此才可以使多人获得知识,这些技艺也不会生失传的现象。
南方的马承和张翼得到了刘禅的密诏,于是开始了和南方诸国的谈判。大量的盐,铁矿以及珍奇异宝运往川,各州府郡县老旧的军械同样送往南。蜀汉兵士嫌这些军械年头久了不禁用,到了南方的外国人手,却是成了神兵利器。
率先得到武器支援的几个国家开始对周边国家进行掠夺,每个国家也不过是只有五人配备蜀汉的军备而已。就是这五人战斗挥了至关重要的作用,连战连捷,大砍大杀的一塌糊涂。见到好处,各国是不再犹豫抓紧与蜀汉商谈,只是此时的军械也随着行情水涨船高了。
……
黄崇和荀勖还江东与吴人商谈,蜀汉和曹魏又是开始了的对决。刘禅和姜维的离开使得长安的兵力减弱,廖化虽然是蜀汉的宿将,但敌国眼并不是什么难缠的人物。
趁着吴国没有动作,司马昭调集了八万余人会同钟会野的四万援军共计十二万人人马,杀奔长安。东方没有吴国入侵,自然可以抽调些许兵力来支援作战,江东暂时的平静下,魏国得到了和蜀汉公平的战机。
如果魏国趁势夺回长安,荀勖与吴王的商谈自然也有了底气。相反,蜀汉的使者事实面前还有什么可以拉拢东吴的资本么?
孙吴抽身事外,成为了一名看客,因双方都有使者吴,所以吴人不可能此时采取任何的军事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