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大明火枪兵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十八章 徐光启来访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求推荐、求收藏)

    ———————————————————————————————

    潘兴汉急急忙忙赶回潘家口,除了收获试种的玉米和马铃薯以外,还有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办。前些时日得到弟弟潘兴臣从京师书院捎来的口信,有一个叫做徐光启的举人老爷要来拜会自己,探讨农耕稼穑之事,考察玉米马铃薯两种农作物收获情况。这是刻印《促农新纪》以来,第一个读书人注意自己并主动前来探讨交流农学方面的问题。

    作为现代理科毕业的大学生,潘兴汉不知道那些大明历史上出名的政客,对徐光启这位明末科学家的鼎鼎大名却记忆深刻。徐光启字子先,别号玄扈先生,南直隶省上海县人,通晓天文历法、数学、农学、火器制造等多方面的自然科学知识,主要科学著作有《几何原本》、《农政全书》、《崇祯历书》等科学著作。为了学习西洋自然科学,曾拜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为师,并加入天主教。

    现在,潘兴汉身边最缺的就是文化人,对于徐光启这个经世致用、崇尚实学的举人老爷,绝不会失之交臂。得知他前来拜会自己,潘兴汉产生了将他吸引到火枪兵这个新阵营的想法。而留住他的梧桐树,就是自己满脑袋的现代自然科学知识。

    潘兴汉自从来到大明朝这个世界,虽然尽量适应,但由于深植骨子里的那份执着,总觉得与大明朝那些执掌权柄的人格格不入,冲突不断。压抑几年,他逐渐生出不能融入这个社会,就用自己的能力改变这个社会发展轨迹的想法。可是,想凭借一人之力,拨动大明朝这个惯性非常大的庞然大物,无异于螳臂当车,稍有不慎就会粉身碎骨。

    不能影响整个大明朝,但潘兴汉坚信可以改变个别值得改变的人的生存轨迹。自已有满脑袋的自然科学知识,何必还任凭徐光启为了学习自然科学知识,按着原来的生存轨迹低声下气请教西洋人。一定要凭一己之力将这位崇尚实用科学的读书人栽培成举世闻名的科学家,然后让在他原来的老师利玛窦面前洋洋洒洒解说各种天文、几何等知识,并让利玛窦将大明朝灿烂的自然科学,用基督徒贯有的虔诚传播到西方,使大明成为世界科学文化的中心。

    回到潘家口的第二天,在潘兴汉的企盼之中,弟弟潘兴臣依着约定的时间领着徐光启从京师赶了回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为了迎接这位后世著名人士,潘兴汉特意在潘家口村外等候。徐光启约有三十余岁,长着一副典型江南才子的清秀面貌,中等身材,虽不魁梧却很结实,步伐矫健,一看就是学过几手的练家子。

    二人见面寒暄过后,徐光启舍弃赶路的马车,在兄弟二人的陪同下步行向潘兴汉的家里走去。三人进入书房落座,潘兴汉首先开口:“兴汉素闻玄扈先生大名,今日造访,使我陋室蓬荜生辉,真是五百年的缘分”潘兴汉一激动差点说成五百年的情缘。

    徐光启虽是读书人,却没普通儒生那种拖泥带水的虚假,微微一笑,在客气的同时直接说明来意,“光启素喜探讨稼穑之术,偶得潘将军所著《促农新纪》,就着这次上京会试空闲,又赶上庄稼收获季节,就过来看看实效。”意思很明显:我不是冲你来的,而是验证一下你书里说的是否正确。

    与务实的人打交道就是简单,潘兴汉就着徐光启的话说道:“初步估算一下,玉米每亩可产三石,马铃薯每亩可产两千多斤。有此收成幸不辱命,否则没法向看到此书的人交代。”北方普通杂粮每亩也就出产一石多,马铃薯作为替代品,也比普通蔬菜产量高出很多,潘兴汉才敢在这位行家面前大言不惭。

    “哦!真有此效?”徐光启是个直率人,扬起眉毛,直接表示了自己的疑问,“可否方便到田里实地踏查一番?”耳听为虚,眼见为实,是一心追求科学真理的人的执着。徐光启没有顾及潘兴汉的面子,直率提出自己的要求。

    “可以,玄扈先生若是不嫌鞍马劳顿,吃过便饭咱们就到田里走上一遭,随便选取一块田地验证一下。”潘兴汉明白徐光启对自己刚才所说的话有些不相信,也不解释,只是委婉的提醒对方不要着急。对徐光启这样不顾及对方颜面一切以实效说话的人,潘兴汉并不反感,反而觉得好相处,直来直去不用转弯抹角耍心机。

    “呵呵,光启太急躁了,潘将军不要见怪。”毕竟是见过世面的读书人,徐光启听到潘兴汉的话,立刻发觉自己的不妥,歉疚的笑了笑,然后才开始正视这个京城文人口中粗俗不堪的卫军暴发户。

    徐光启打量片刻,觉得潘兴汉并不是传言中那般对人毫无礼貌没有教养,相反,觉得在英武的后边隐藏着一股文人特有的高雅书卷气。徐光启原本的那种高傲姿态在打量对方的过程中消减不少,承认潘兴汉有与自己交流的资格,于是说道:“我曾认真拜读过《促农新纪》,觉得书中所述与我所见到过的农书完全不同,很多见解不甚了了,不知潘将军能否解惑?”随后提出了自己的疑问。

    这本书中记载的都是经过后世多少代农学家反复试验总结出来的两种作物种植管理技术的精华,在大明朝根本没有农人这样试用过,人们不理解也是当然。就以玉米种植的株距和行距来说,要求间隔不能太过密集,要保持一个合理的距离。对这个问题徐光启就明确提出疑问,认为是白糟蹋浪费土地,还是植株密集为好。

    潘兴汉针对徐光启提出来的一系列问题,结合两种农作物的整个种植管理过程,利用自己上高中时候所掌握的简单植物学基础知识逐条进行解说,什么叶片的光合作用、有机肥料的化合作用、发达根系的生长作用等等都改头换面给用上了。

    一番解说,让徐光启耳目一新,很多过去研究稼穑之术时感觉到却说不清的问题都迎刃而解,思路也随之豁然开朗。在来之前以为这本书是贴粉的捉刀之作,至此才完全相信确是出自本人手笔,对潘兴汉的态度又进一步改观,放在了与自己同等地位,自然表现出的那种高高在上的优越感消失的无影无踪。

    徐光启放下身段,真正进入了与潘兴汉进行交流与沟通的状态,态度也变得严肃起来,深入交流探讨一会,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直言不讳指出了潘兴汉所著的《促农新纪》里边致命伤,“兴汉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