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乞活天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七章 扬帆之地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么就只能走海上来攻。

    



    山顶罗烈也打算利用起来。会修建各种石质塔(书书屋最快更新)楼,一面敌人直接攀爬上山顶,这种设想只要完成。可以说淬锋堡加上连云港就是无法攻陷的堡垒。

    



    正面有坚城,背后有补给线,只需要几千人。哪怕十万大军都打不下来,围困更是开玩笑,淬锋堡必然是一颗钉子,牢牢的钉在此处,为罗烈提供源源不断的兵甲。

    



    淬锋堡一面山林茂密,水源也多,平时可以引水进堡,不消耗明珠湖的水源,战时切断水源也可以使用明珠湖蓄水,可谓毫无破绽。

    



    剖鱼的鱼娘们身上的衣服几乎都是一样的式样。青色,而包头的帕子却是五颜六色,女人在任何时候都会打扮自己。

    



    欢快的笑声不时的传开,这些鱼娘都是滨海和顾县的渔户的妻子和女儿,被集中起来了送至连云港。男人们都在船厂做工,船只造好之后就会上船工作。

    



    每一户按照人头不管年龄大小,都有配给的粮食,足够一家人吃饱,做衣服的布料,盐。腌鱼和肉类都是统一分配,比起原先的日子可谓好到天上去了,所有迁移来的民户除了开始的时候有些惊惶。

    



    随后都安定了下来,连云港才开始的时候什么也没有,葛震抽调了五千民夫,三天之内就修建好了成排的房子,民户按照姓名和技能分别分到了房子住下,虽然都是木屋,不过已经大大超出了这些水上讨生活的渔民的预料了。

    



    很多渔民此前都是赤贫,住的地方无非是在江边挖一个泥坑,上边用干草盖一下,有船的人家全家住在船上的也有,现在完全不同了,有士兵保护,能吃饱,所付出的不过是为炎州打渔而已,这是何等的好事?

    



    正在忙碌的鱼娘们发现了剖鱼的石台下面来了十几个人,正站在海滩上指指点点,北地的女人大方无比,停止了聊天,好奇的眼光落在下面男人的身上。

    



    “咦!这不是港口总管吕大人吗?”

    



    “真的啊,七娘,你眼神好,你看看是不是?”

    



    “是吕大人,那个站在前面年轻人身侧穿黑袍的就是吕大人,怎么吕大人跑到这里来了?前面那高个子的年轻汉子是谁?那眉毛真是浓啊!”

    



    “七娘,你这妮子是不是春心动了,那么远你都能看出汉子的眉毛浓?”

    



    “哈哈哈哈………”

    



    一连串笑声从石台上传开,所有的鱼娘都看着那七娘嬉笑起来,七娘涨红了脸,他是陆云鉴送来滨海的二十户造船匠师中的三个最有经验的工匠的孙女,还未嫁人,那里挡得住这些婆娘的调笑。

    



    罗烈奇怪的看了一眼剖鱼的石台,回头对跟在自己身边的吕勇说道:“现在能够产鱼多少了?”

    



    吕勇微微弯腰,回答:“现在我们全部渔船只有十艘,现在也算海鱼较多的季节,不过船小,三天能够有四千斤左右的鲜鱼,不过剖了之后能够得到两千五百斤腌制的鱼肉。”

    



    罗烈道:“那相当于一个月能够有两万斤鱼了?很不错,渔船再多造些,造大一些,那光是鱼肉,就能够让百姓吃个够,还能够贩卖,大海才是宝库啊。”

    



    吕勇在水口滩战后就被罗烈派到了连云港任主管,也和他熟悉滨海有关,当时不少运送士兵的渔船就是他找来的,他是滨海地道的当地人,天聋地哑武士营到滨海之前吕勇就在滨海了。

    



    他父亲就是打渔人家,罗烈也是看中了他这一点,而且吕勇本身也是比较机灵,滨海当地的一个吕氏家族,吕勇是其远亲,所以小时候能够再吕家家学里面读书,后来吕家南迁,吕勇一家留在了滨海,天聋地哑武士营来了之后吕勇就参加了。

    



    正因为吕勇识字,才能够来当这个连云港的主管,罗烈现在最缺的就是这种识字的人才,如果光是用陆云鉴带来的陆家子弟,罗烈也不会放心。

    



    吕勇有点尴尬的说道:“每月的鱼肉产量不稳定,前天才有一条渔船才出海不久就漏水了。还好出海不久,不然回都回不来,毕竟新船太少,原来的河船要在海上捕鱼难度大,不敢走太远,风浪稍大就要回来,有些时候打不到什么鱼。”

    



    罗烈目光落在鱼肉加工作坊后面。那里是造船船坞:“哦!那造船的进度如何?来的船匠还适应吗?”

    



    吕勇:“都说在这里比在南边的日子好多了,二十户船匠都希望能够见到将军你,给你道谢。”

    



    罗烈古怪的看着吕勇。这话怎么听起来这么耳熟?很像后世领导视察时身边官员的套话:“你小子不会是糊弄我吧?能够造船的船匠在南边一样的受看重,那里会有那么大差别?”

    



    吕勇大为不忿:“确实如此,再会造船又如何?在南边船匠是奴籍。还不许脱籍的那种,子孙世代都是奴籍,家主可以打杀的,哪里像这边,将军给那么好的待遇,船匠在南边的身份还不如驾船的船工。”

    



    罗烈瞪大了眼:“还有这种事?走,我们去船厂看看,你给我说说这船工在南边是怎么个情形。”

    



    两人就迈步往船厂而去,路上吕勇就说了下南方船匠的情况,罗烈才知道。原来晋国也有海商,大的海船有五百料左右,也就是五百吨的大船,还是平底船,基本在近海活动。还有五百料以上的大船,这种大船可不是简单能够造出来的。

    



    滨海一带的渔船基本是渔家自己制作,船小,而五百料的大船是专门的木料制作,有橡木、楠木等等,其中调胶制木和连接。这是关键工艺,每一家海商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