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祖国万岁”
喊完,三名战士挺着长长的三八步枪,雪亮的刺刀上闪着寒光三个战士如雄鹰一般,迎着美军的枪口扑去
美军的冲锋枪响了,数十道火舌中,二名战士冲到距敌人不到三米处,仰天到下了。
但最后一名手拿铜军号的战士已扑进了敌人人堆里
“轰隆隆”,这名战士拉响了身上的集束手榴弹,与七、八名敌人同归于尽
1419高地在敌人猛烈的火力攻打下,二个连的志愿军战士坚守了12个小时后,全部牺牲
美军蜂拥而上,1419高地失守了
我大吃一惊,娘滴,这戴维斯中校有点能耐
我向1542高地望去,只见山顶上,也有一面陆战旗正在山顶飘扬。
1542高地也失守了
也就是说,第175团的防区内,公路的东、西两侧高地,都落在了美军手中。
现在,第59师第175团坚守的阵地,就剩下了1581高地和1520高地。
我发现,随着这两个阵地的丢失,德洞山口的形势已十分严重
戴维斯中校增援德洞岭已成为了可能
现在,唯一的办法,就是协助第175团守住另一个重要高地,1520高地。
1520高地,是戴维斯中校到达德洞岭的唯一路线
陆战一师的连长威廉.巴伯(William F. Barber)上尉据守的德洞岭,就是1653高地一侧的山岭。
而1653高地就在1520高地之后。
德洞岭的一侧与1520高地相连,无疑这将是戴维斯中校增援德洞岭的天然通道。
1520高地上,有第175团的一个连防守。但我估计他们经过白天苦战,绝对不会想到晚上美军会搞夜袭
这也是狂人戴维斯中校敢冒险夜袭此高地的原因
我向德洞岭看去。
德洞岭象马鞍一样,是一个约900米长的陡峭山坡顶上的马鞍形高地,两边高中间低。
1653高地离公路太远,控制不了公路
但德洞岭高地的另一侧则是陡峭的山势,一直延伸到公路。虽说尽头是一个高十几米的悬崖,但重火力却可以控制公路。
现在德洞山口争夺战的牛鼻子,就是阻止美军增援德洞岭。
而阻止美军增援德洞岭的关键,就是应该到1520高地上,协助上面的志愿军部队,挫败戴维斯中校的夜袭阴谋。
戴维斯中校的夜袭路线,我都可以给他画出来:
从1419高地出发,夜袭1520高地,再夜袭1653高地,到达美军巴伯上尉据守的德洞岭。
想到这里,我立即叫道:“牛大力,李三十?”
牛大力和李三十连忙跑过来。
我神色凝重的说道:“1419高地和1542高地已失守了?”
两人不由大吃一惊道:“这,怎么会这样?”
我说道:“美军的空军太厉害了,第175团的人员又损失严重”
牛大力道:“现在怎么办?”
我说道:“我们到1520高地上去”
我看着大家,大家都毫不迟疑的点了点头。
由是我说道:“李三十,你在此坚守”
李三十不由跳了起来,说道:“老大”
我一挥道:“别争了,服从命令,快没时间了。牛大力,你挑38个身体强壮,善于爬山的战士,组成一个加强排。李三十,你组织剩下的战士,将他们的弹药、衣服、鞋子、绑带,全部脱下来”
志愿军的纪律没得说
不到十分钟,牛大力就带着38名战士,整整齐齐的站在我面前了。
我问道:“弹药和食品够不够?”
牛大力道:“子弹每人只有30发,手榴弹每人二个。食品到很多,衣服、鞋子每人三套”
我点点头,沉声道:“德洞山口能否守住,就靠我们了?你们看”
我指着1520高地道:“我们要徒手从1520高地爬上去”
大家不由到吸了一口冷气
牛大力道:“老大,夜这么黑,山这么高,这么陡”
我沉声说道:“我判断,白天打得很凶的那些美国佬,今天晚上会夜袭1520高地”
我还没说完,牛大力和战士们就叫道:“爬,再高也爬”
我说道:“好,每人带三双鞋子,三套防寒服,还有绑带、食品、酒、弹药等其它无关的东西,全部不要带”
一会儿,李三十等人留下了。
他们的衣服、鞋子、子弹几乎都给我们了
这么冷的天,李三十和战士们也只能呆在矿洞里了。
我带着牛大力和38名战士向1520高地走去
白天我就观察好了,可以绕到1520高地反面爬上去。
虽然有点远,但可以绕过1419高地,而且坡度不陡。
我率队绕了一个多小时后,终于到了1520高地山下。
我一看手表,现在已是19点了。
我叫道:“大家把威士忌酒拿出来喝,太妃糖拿出来吃对了,还有巧克力,牛肉罐头,都拿出来,大家要吃饱”
我知道,这零下三十度的天气,首要的就是保证热量。
所以我要求战士们吃饱了。
幸好打下北极熊团后,缴获极多,吃的现在不缺,只是缺弹药
我带的第一营,每个人用的都是缴获的M1步枪和M3冲锋枪,穿的都是美军身上扒下来的衣服。
这M3冲锋枪,直弹夹是20发子弹,弯弹夹是30发子弹。
也就是说,战士们每人只有一个弹夹。
这些战士手中的枪,如果用连发,不到三秒钟就没子弹了。
看来,自动武器也有坏处,就是子弹消耗太快了
大家吃饱后,我对牛大力道:“牛大力,你将所有绑带组成一条绳子,大家系在一起”
一切准备妥当后,我将枪背好,带头往山上走去。
我和牛大力带着38名战士,一共40人。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