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一个伙夫的朝鲜血战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五十五章战斗英雄杨根思第(1/2)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在周小兵紧张的观察时。

    杨根思连长和五排的四十名战士向1071高地拼命爬去。

    五排排长扛着一把重机枪,跑在最前面,排长身后是副射手。

    第三个就是杨根思连长,他腰间插着一把手枪,手里拿着一把三八大盖,背上背着二个各5公斤的炸药包,腰间插满了手榴弹。

    他们三人之后是三十七名战士,带着无数的手榴弹和十几个炸药包。

    志愿军第20军第58师第172团第三连连长杨根思,是一个吃尽了人间苦的人。

    杨根思4岁时,父亲和母亲因欠地主的一笔利滚利的债,双双被地主逼死。

    年幼的他抱着双亲的尸体哭成了泪人,直到哭肿了眼,哭出了血,却再也哭不醒亲爱的爸爸妈妈。

    10岁,他开始帮地主放牛,每日和几条牛在山上孤独的打滚,还要受地主的打骂。

    12岁,随哥哥到上海当童工,过着衣不遮体、食不饱腹的生活。

    20岁时,他长大了,参加了新四军。

    在部队里,他体会到了做人的感觉。第二年,他入了党,作战十分勇敢,号称“爆破大王”。

    10月,杨根思去北京,见证了新中国的成立,作为战斗英雄受到了敬爱的毛的亲切接见。

    当握着毛的手时,他的泪水就哗啦啦的流。

    从此,苦孩子杨根思比任何人都明白了做人的价值。

    第九兵团第20军、第26军、第27军,原定为打台湾的主力。

    1950年6月25日,朝鲜人民军在三八线长达248公里的边境上,对大韩民国发动全面进攻,朝鲜战争爆发。

    第二天,美帝国主义第七舰队航母战斗群,公然进入台湾海峡,并一夜之间完全否认台湾是中国领土这一国际公认事实!

    粟裕原准备了50万人打台湾,此时只好含恨放弃。

    一是志愿军不能南、北两线同时作战。

    二是50万解放军没有能足够打败第七舰队的海、空军,总不能坐着木船、渔船、货轮和第七舰队航母战斗群在大海里作战?

    于是,老毛的攻台大计化为影。

    9月15日,美第十军的陆战一师和美第七步兵师在三七线的仁川登陆成功。

    美军占领了平壤,在釜山周围的朝鲜人民军人数大约70,000人,超过半数阵亡或被俘。

    jīnrìchéng跑到了鸭绿江边的江界,组建了临时政府,朝鲜人民军仅有30000人逃到了北边。

    美军空军轰炸鸭绿江上的铁桥,结果飞机丢炸弹时常误丢入我国境内。

    美军三十多万部队往鸭绿江不断前进,已快到东北边防线,已快到家门口了。

    于是,随着局势的不断恶化。

    11月7日,第二十军全体将士从上海出发。

    他们高唱着“雄纠纠,气昂昂,跨过了鸭绿江!”开进入了炮火纷飞的朝鲜,参加了第二次战役。

    其中就有第172团第三连的连长杨根思。

    此时的杨根思,人缘极好,师首长都喜欢他。

    加上他长得英俊、高大,吹、拉、弹、唱样样精通,又到祖国首都见过毛。

    因此,在第二十军,杨根思是一个十分出名的传奇人物。

    杨根思带着部队进入长津湖地区时,天气奇冷,达到零下三十多度,而战士们都没有棉衣,也没有防寒经验。

    每晚十几人挤在雪地上,铺两床棉被挤着睡觉。

    一觉醒来,战士们的手、脚、脸冻得和雪一样白,手脚肿得老粗,胶鞋常穿不进去。

    杨根思积极想办法,叫战士们用雪擦,直到冒热气。

    又叫战士们多修工事,多运动,使身体内血气流动,增强抵抗力。

    又到朝鲜百姓的地里捡收完玉米后的玉米杆,用手搓了又搓,搓成又松又软的薄条,放在战士们的胶鞋里,让战士们减少了不少痛苦。

    所以他的连队冻死的人数最少。

    此时,在1071高地上,爬呀爬,杨根思连长和志愿军战士们终于抢先爬上了山顶的1031小高岭阵地。

    这里是1071高地的主阵地,是美军南逃的唯一通道。

    小高岭的面积不大,面对美军的决死攻击,杨根思连长为了躲避炮火,避免大量伤亡。令连队以排为单位,在小高岭防守。

    他对五排长说:“我上了这块阵地,就没想活着回去了,这没什么,死也要站着死!”

    这时,杨根思连长带领的五排战士爬上了山。

    可笑的是,敌人还没影子。

    此时,史密斯师长的陆战队员们还在半山腰,就单兵素质而言,美军只会坐车作战,反而成了少爷兵,吃苦和行军能力确实不如志愿军战士。

    杨根思看着还在半山腰慢慢前进的陆战一师的士兵,不由轻蔑地笑道:“还王牌?爬山就不行了?我等等你先!”

    杨根思连长叫来五排长:“你准备好重机枪和子弹,准备杀敌,我去山后挖防空洞!”

    一排长道:“是,连长!”

    他忙带领两个战士去准备机枪阵地。

    杨根思则带着全排其余战士,来到小高岭的山后,也就是大山的反斜面。

    这里是敌人大炮的死角,只有少量迫击炮弹能飞越1071高地掉下来。

    杨根思连长玩炸药比谁都多,绰号“爆破大王”。

    此时,为了节省时间。

    杨根思用小块炸药,捆成小型炸药包,绑上**。

    直接在山后炸开冻土层。

    再随便修修,一个个低矮的防空洞就做好了。

    虽然简陋,聊胜于无。

    没防空洞不行呀,敌人的凝固汽油弹和飞机很厉害。

    一个战士说道:“连长,美国鬼子上来怎么办?”

    杨根思连长笑道:“现在敌人的炮火还在向主峰延伸,而炮弹的杀伤半径为120米。美国鬼子要上来,为防误伤自己人,一定会全面停止炮火和飞机扫射!”

    战士们笑道:“有道理!”

    果然,主峰上,美国鬼子又是飞机炸,又是大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