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章 老学究对雨公
“此子当真是如此胡闹?”
正如杨勇所期待的那样,江总听完他的话之后顿时就暴怒了。 nigd前面已经说过了,他其实是一个十足的“道卫士”来的,而且他卫的还不只是皇家正统,他卫的还包括是儒家学术、传统道德等等,任何对这些传统的东西产生不利影响的,他都会站出来大大的批判的。这也就解释了为什么他在这之前听到萧让连创出三种什么“体裁”来,他却仍然还是不以为然了。因为,他觉得这是一种胡闹,不过这种胡闹还算是有根有据的,所以他也没多说什么。可是今日听到杨勇说,那八岁小童竟然敢乱改《三国志》?这就让他接受不了了。因为这《三国志》啊,那是这天下间唯一得到他们这些文臣名士们承认的三国著作,而其中所记载的故事也被他们当成是史实一般来对待了,所以,一旦听到有人敢乱这三国历史,他当然就暴怒不已了。
“唉,老先生。您远在江都,难怪您不清楚的。其实这萧让啊,可不仅是乱言《三国》,而且他在不久前可还意图轻薄荥阳郑氏的一嫡系小姐,此等道德败坏之人,可是却得到了那天下闻名的名望,可恨,这实在是可恨啊!”
杨勇装作满脸激忿地说道。要说他这个人还真是够阴险的啊,萧让意图非礼郑清韵的事,这事是早就有了结论的了,那就是这纯粹是个误会而已。而且郑氏为了表示歉意,甚至连郑清韵都自降身份,现在成了萧让手下的一贴身丫环,所以根本就再没有什么“道德败坏”一说的。可是很显然,杨勇刻意隐瞒了这一个事实,于是江总在听完他的话之后,内心里是更加地激动了。
“此等道德败坏之人,绝不能让他的假面具欺骗了世人…”
江总激愤之下如此说道。杨勇一听到他此言,顿时就知道自己的计划算是成功了,于是轻叹一口气又说道了:“可惜他的假面具现在已欺骗了大多数人,现在若想揭开他的假面具,恐怕只能是先把他‘雨公子’的名号先行摘下了…”
“嗯,太子殿下说得不错。那老臣便担当此任…”
杨勇大喜:“那就辛苦老先生了…”
“让儿啊,你看此事,可有问题?…”
江总在答应作为杨勇马前卒的第二天,杨广便收到消息了,于是找来了萧让商量对策道。 nigd之所以会那么慎重,那是因为他也是知道江总其人的。先不说其曾经待奉三朝的经历,单单是他那响彻江南的才名,那也是绝不逊色于萧让多少的。只是,他的年纪比较大了,而且又是用几十年时间才换来的这名声,所以不显得像萧让“雨公子”这名号的那般“轰动”而已。
不过,年纪大的人有年纪大的人的好处。虽然他的名声现在也许是略微差于萧让,可是几十年所积累下来的才学却绝对要比萧让要深厚得多的,如此一来的话,两者真要比较起来,谁胜谁负那可真的是难说了。
“舅父,可曾知道,那江总要与外甥比什么?”
萧让乍一听到杨广说这什么江总要为难自己的时候,说真的,他还真的觉得蛮惊讶的,因为,按照杨广说的,这老头也忒老了一点,都岁了,还来与自己这个八岁的小童相争?这对他究竟有何好处呢?赢了的话,倒还好说,大不了人家就是说你倚老卖老,欺负了一小辈而已,可是一旦输了?他丢脸不丢到姥姥家,那才是真正的怪事呢!只是不管怎么说都好,既然来人是针对自己来的,所以萧让也不打算粥了自己的名头。因为,这已经不仅仅是他一个人的事了,杨广既然能这么快就收到消息,估计与太子杨勇就有相当直接的关系了,要不然放,杨广也不可能这么快地就知道了这一切。而既然是一来的话,那他就必须帮助杨广渡过这一次的难关了,因为,他很清楚的,现在他自己的身上,的的确确,真真实实地早已经被打上了晋王杨广的烙印的。而且他也很清楚,杨广取代杨勇登基成为隋炀帝那是不可逆转的事实。所以,他倒不如是趁这个机会在杨广的面前好好地表现一番呢,这么一来的话,日后杨广登基成为皇帝,那他这个外甥在他心里的地位也就更高了。
“哦,听说是准备与你比五言律诗或七言绝句,命题就与‘梅、兰、竹、菊’1四君子为题…”
“‘梅、兰、竹、菊’四君子?”
萧让听到杨广的这句话忍不住咧嘴一笑。这未免也太过简单了?当然,他所说的简单可不是让他作出一首诗来,真要他自己亲自作的话,恐怕是不管什么命题,他都作不出一首好诗来!他所说的简单,其实是指抄袭简单。抄袭也有简单与困难之分?那是当然的了,因为萧让的这胸中所储存的诗句不过只是《唐诗三百首》而已,而这其中,以描写“梅、兰、竹、菊”四君子的又为最多,所以,你说,要真是只比这四个题材的话,那对他而言有多么的容易?
“让儿,为何发言?”
萧让胡思乱想的时间里,杨广注意到他嘴角的笑意,于是便奇怪地问道了。
“呵呵。舅父,外甥是想说,若真是要比这‘梅、兰、竹、菊’的话,外甥稳赢不输!”
“真的?”
听到萧让这么说,杨广顿时也跟着高兴起来了。若真是如此的话,那可真的是太好了啊!虽然说,即便萧让此次输了,他杨广也未必要害怕什么,因为杨勇与他的距离那是越拉越远了的,所以既然此次萧让输了,让他扳回一局,那距离也不过只是拉过了一点点而已。只要再捱多些时日,杨坚夫妇是迟早要改立杨广的。这是可以预见的事,可是却也不能百分之百肯定,所以萧让此次能赢的话,那当然最好。
“真的。”
萧让肯定地说道。开玩笑的不是?他现在的头脑里就储存着一部《唐诗三百首》,再加上题目也提前知道了,这要是都还赢了不的话,那他还真不如干脆不混了。
在政治谋略上,虽然杨勇远远比不上杨广。可是事实证明,作为杨坚的儿子,每一个人都不是省油的灯。
原来,在杨广与萧让商定了具体的应对措施没有两天的时间,整个大兴城内就到处流传着这样的传言了。
“听说了吗?那《三国演义》原来是一个叫房玄龄的人捉笔的…”
“真的?不是说这《三国演义》是雨公子所作吗?原来竟是捉笔代写的?难怪这其中竟然会那么深奥的军事计谋,我曾料想他一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