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贤妻生存守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41:意外意外第(2/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想来拜见她,又两次都把女儿带在身边。太夫人的目光不由自主地落在李淑华身上,屋里其他人也回味过来,李淑华只觉如坐针毡,浑身不自在。

    太夫人便叫安静茹带着她去找容兰玩耍,“她们姑娘年纪相仿,听我老婆子说话也无趣的紧。”

    李夫人心里就是一喜,掩都掩饰不了,忙笑道:“小女不懂规矩,万一冲撞了三奶奶和府上的姑娘,就请多包涵了。”

    女儿在场自然是不好议亲的,太夫人主动叫女儿不在跟前,可见是有意了。李夫人巴不得李淑华和安静茹能生出翅膀立马离开的模样,惹得吉祥都忍不住掩嘴偷笑。

    这般急切倒不像是嫁女儿,竟像是赶鸭子上架。

    待她们一走,李夫人便殷切地望着太夫人,太夫人端着茶杯吃茶,心下自是一番考量。觉得李家的姑娘配不上韩睿龙,但又立马想到姜氏当初认定安静茹为儿媳妇时的考量。怀哥年纪小,虽然舅家已经不是侯府门楣,但到底势力还没有尽数退去。若是怀哥受了委屈,还有舅家可依靠。找个门楣不对的对怀哥却是有利。

    可这李家姑娘一瞧便是软弱的,性子太软和,照管家务就吃力,上面没有婆婆提点帮衬,自己没几年活头,最后分了家,作为韩国公府的当家主母,年纪太小压不住众人不说,娘家无权无势,长房、三房会不会帮衬韩睿龙不得而知,出门交际应酬也怕是拿不出手的。

    倒还不及华哥媳妇,她行事谨慎,说话做事得体,就是别人说她小门小户,她也能坦然待之,大有油盐不进的模样。这样一来,反而是说她的人下不了台。

    太夫人心里犹豫不定,别见李夫人望着自己,方搁下茶杯笑问:“听说你还有个儿子?”

    李夫人不免有些失望,不过问起自己的儿子,她也是骄傲的,“犬子不及太夫人几位孙子,都是能人,读了几年书,认得几个字,许是祖上庇佑,前年院试擦边儿过了,如今是生员。”

    十六七岁考个秀才,放在普通老百姓家,那是祖上不知烧了多少高香才能够的,但放在读书人家这样算不得什么。若是十几岁连个秀才都不是,怕是仕途之路已经无望了。天下秀才何其多,能考了举人再脱颖而出考了进士,一百人当中也不过几人罢了。

    太夫人见多识广,倒是知道底层百姓想要光耀门楣,唯有读书一条路。李夫人这般骄傲地说起来,她反而觉得李夫人没有见识。其实,大户人家认真读书的人更少。

    李夫人一直留意着太夫人的神情,见太夫人不甚感兴趣的摸样,遂笑道:“说起来,犬子竟不如小女,可惜小女是女儿身。”

    贬低儿子抬举女儿,太夫人笑容更淡了,道:“女子无才便是德,身为姑娘家,略识得几个字那是为了明道理,读的多了反而与自身无益处。”

    李夫人讪讪地附和道:“太夫人说得极是,我也是这般教导小女。”

    太夫人更觉与她说话毫无趣味,偏李夫人没看出来,又说起自己如何教导儿女,明里说没教导好,暗地里却是句句都在说女儿如何好。殊不知,本来还把李姑娘纳为考虑范围的太夫人,心里已经直接否定了。

    眼见着太夫人露出乏意,如意给门上的小丫头打了眼色,容兰和安静茹陪李姑娘过来告辞。李姑娘听母亲黄婆卖瓜似的说自己的好话,活像自己嫁不出去,恼的无地自容。轻轻扯了扯母亲的衣袖,低声道:“表舅妈说今儿亲戚要来,咱们还是早些回去吧。”

    李夫人这才醒悟,看清楚太夫人略有些不耐烦的意思,讪讪地住嘴,起身告辞。

    太夫人挥挥手便叫容兰、安静茹送客。

    依言将她们送上轿子,容兰有意与安静茹亲近,说去看朝哥儿,随安静茹到了荣恩轩不提。

    且说李夫人,被太夫人最后那不耐烦的模样惹得恼了,也不要女儿做另外一顶轿子,两人挤在一起。拉着女儿的手道:“真正看不起人,你也是我娇生惯养的,嫁给韩家二爷做填房,吃亏的分明是咱们,却好像他们吃亏了一样。”

    李姑娘羞得没地方藏,李夫人说了好一阵,解了气又忍不住唉声叹气,“那韩三奶奶出身也不好,说起来你比她强多了,偏偏就没人家的命……”

    说着说着,竟想起太夫人不待见韩三奶奶的事儿来,虽然韩三爷是过继的儿子,可人家有本事。那韩三奶奶前儿不是病了么?今儿瞧着精神也不太好,说不得……

    李夫人刚这么想着,忽然天旋地转起来,她没坐稳,飞扑着扑到了女儿身上,只听得“咔嚓”一声,竟是轿子的衡量断了。外头抬轿的人忙隔着帘子赔不是,李夫人好容易从女儿身上坐回去,瞥了一肚子火气没地方撒,张口便道:“真正狗眼看人低,我是瞧着你们没有活路方雇了你们的轿子给你们一口饭吃,你们倒好……”

    还没倒真正的闹市区,这里人烟罕至,外头也听不见别的声音,李淑华却知,上轿时轿夫已经提醒了,叫分开坐。母亲坚持非要一起,现在除了事儿,委实怨不了轿夫,忙劝道:“母亲别气,好在没有在大街上,咱们在这里等等,叫他们去抬轿子来。”

    外头就传来答应声,借着有人飞奔而去。李夫人怪韩家不会安排,也不知道安排一辆马车送她们。但叫她回头去找韩家的人,她又拉不下这个脸,一肚子火气不好往女儿身上泼,便朝着外头的轿夫骂了一阵。

    那轿夫恭恭敬敬垂首立着,一句不敢搭言,等客人说完了,方毕恭毕敬地道:“这轿子是已不能坐了,还请夫人姑娘去后面那轿子上避一避。”

    李夫人拉着女儿的手出来,正好一行三辆华丽的马车在前头停下,马车上走来两位做丫头打扮的少女。走过来朝李夫人母女见了礼,笑吟吟道:“方才我们姑娘在车上听说夫人姑娘的轿子坏了,不知夫人、姑娘要去何处,我们姑娘或许可以送一程。”

    李夫人原是不肯,偏偏瞧见对街有几个男人骑马过来,看情形那些人是不打算回避的,少不得依着丫头的话,给了轿夫赏钱便去了马车。说不得还能借机攀上别的关系,这样的华盖宝马车,却不是一般人家能坐的规制。

    上了马车,就瞧见里头还有两位衣着不凡的丫头,正方却坐着一位姑娘,穿着一身秋海棠苏绣衣裳,手腕上一对红珊瑚手串,因是全套的头面,头上两只红珊瑚流苏簪子,圆润的耳垂上一对红珊瑚耳钉,衬托的肌肤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