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贤妻生存守则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37:无法挽回第(3/4)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茹也恨上了。

    且这两个丫头也太多心思了,赵嬷嬷见安静茹还气着,正好趁着这话头,道:“院子里的丫头奴婢也留心盯着,只是有些城府极深,表皮却看不出什么,有几个常常打扮的花枝招展,姑奶奶不如一起打发了。”

    朝哥儿岁数小,安静茹还没有生第二胎,朝哥儿又极会闹腾,没心思大伙会好好看顾,起了坏心思未必不会使坏。安静茹不是不明白,有些无奈:“家里能盯着,外头呢?”

    赵嬷嬷无语,安静茹笑道:“三爷我倒是不担心,只要咱们屋里不出事,屋里的丫头别出去惹事就好。再说,女孩儿爱美,那个不喜欢打扮的?”

    就是安静茹自己,平常在家也格外注意穿衣打扮,明明这身子才二十岁,却觉得自己已经人老珠黄了。不觉失笑,朝赵嬷嬷道:“倒是春香和品翠年纪大了,品翠又时常念叨紫苏,我倒不知给她配什么样的人才好。”

    正说着,品翠和春香进来,两人打住不说,赵嬷嬷也不想安静茹太烦心,因此意味深长地望着两个大丫头笑,两个丫头被笑得微微红了脸,心里猜着了安静茹和赵嬷嬷在说什么,有些暗暗后悔不该进来,忙各自寻了由头,一个去厨房叫热水,一个去拿什么针线,齐齐出了屋子。

    傍晚时分韩睿华归家,脱了外衣便说起安晋松的事儿,“今儿中午与洪大人在外头吃酒,洪大人要派两千人,小舅子和朱兄同去。”

    安静茹一听便知没有回转的余地了,若是不去便是违反军令,韩睿华见安静茹眼神黯然,拍了拍她的手,安慰道:“这两年小舅子进益颇多,也练就了一些功夫,朱兄在身边亦可周全一二,再说他也受过训练,不似以前那么……”

    后面的话按住没说,安静茹知道韩睿华是说弟弟没有以前那么莽撞,可前往前线,哪里就不担心的?冷兵器时代,受了伤在边防得不到及时医治,在战场没事儿,最后被病痛折磨死的也不少。

    韩睿华想了想道:“实在不放心,我找洪大人说一说,叫其他人顶替了就是。”

    安静茹深知没这么简单,自己虽然与洪夫人有些交情,也不过逢年过节时走动走动,深交算不得,想来韩睿华与洪大人的交情也不过如此罢了。深吸一口气道:“只希望他真正长大了,千万保重自己才好。”

    另外还有爹娘那里,真不知该如何去说。安静茹垂下眼帘,韩睿华也不知该如何去安慰,只得轻轻搂着她,想到今儿见小舅子和朱兄,小舅子信心满满,朱兄也是一副踌躇满志的模样,就想去前线建功立业。他倒不好劝朱兄。

    不好说到底是谁的主意,大概两人都想去。

    “朱兄虽看起来五大三粗,倒是格外心细的人,他承诺,只要他活着就不会让小舅子伤着毫发,以此感念岳丈大人再造之恩。”

    安静茹愁眉不展,韩睿华道:“过两日沐休,我同你回娘家。”

    安静茹点了点头,隔天送走韩睿华,料理完日常琐事,便叫了朝哥儿屋里两个丫头,只说园子里两个丫头病了,叫她们过去顶替。另安排了春景去朝哥儿屋里,春景是春香的妹妹,春香一手带出来,如今年纪略大些,做事倒也稳重。

    安静茹此番安排,也想将她一直留在朝哥儿屋里,说不得以后大了放出去配了人还能回来继续留用。就像赵嬷嬷她们一般,因为从小儿就跟着自己,如今事事为自己着想。

    如今都在一个院子里住着,倒也不用收拾什么东西,春景此后直接去朝哥儿屋里当差便可。

    还没到午时,崔嬷嬷过来请安静茹。到了姜氏屋里,姜氏果然提到选丫头的事儿。已经通知了品菊家里人,只等人员选好了,就放品菊家去。品菊多有舍不得,照顾晨哥儿两三年,生怕自己不在晨哥儿身边,晨哥儿就饿着冻着。

    但又明白姜氏的性子,若是自己不肯去,怕是也要多心。晨哥儿年纪渐渐大了,要年纪相当的来服侍才是正经的理儿。

    安静茹道:“正好府里有几个年纪大的都要放出去,通知了牙婆子,来了之后母亲先看看,若是好的就留下。晨哥儿现在忙着读书,都在府里,新来的人也可慢慢调教。”

    崔嬷嬷符合道:“三奶奶这话极是,才买来的固然粗笨些,却老实本分。”

    姜氏道:“我却没这么精力了。”

    当初的品绣让姜氏伤透了心,崔嬷嬷道:“夫人信得过奴婢,奴婢就卖弄一二,调教丫头便是。”

    姜氏想了想点点头,倒也有些舍不得品菊,崔嬷嬷笑道:“夫人若是喜欢她,等过几年,又叫她回来便是。”

    “好容易熬到了自由身,如何好叫她回来?她若是愿意就罢了,若是不愿,反而不美。”

    絮絮叨叨说了些话,安静茹服侍姜氏吃了午饭才回到荣恩轩。接连两日,街头百姓都在谈论西北战事。徐家镇守一方,那与岳麓国决裂的部落,又一路向北另吞并了几个小部落,如今渐渐形成更大的局势,威胁北方边防。

    朝廷派兵一事,经过皇帝与诸多大臣商议,待韩睿华沐休的那天,二老爷领了旨意前往前线。韩家本是军功起家,只是二老爷一把岁数,这个决定让太夫人险些没晕死过去。

    安静茹和韩睿华还没到安家,就有人后脚跟来,说太夫人不大好。两人又急急忙忙赶回去。

    太医正好给太夫人看过,太夫人才缓过来,只是一味地催泪。韩睿龙直说替父出征,怎奈他如今守着母亲的孝,太夫人也不肯让韩睿龙去,大概是急得糊涂了,竟盯着韩睿华道:“你二叔年纪大,堂兄守孝,不如你请旨前去。”

    二老爷原是世袭了祖上的爵位,因此才出征,韩睿华文官出身,不说别的,皇帝也不可能答应这么荒唐的事儿。带兵打仗不是查办一件差事那么简单,这要是的作战的经验。韩睿华自幼读书,哪里有带兵打仗的经验?

    二老爷好歹也出征过,二老爷当即道:“母亲莫急,儿子这把岁数,倒是最后一次为朝廷尽忠效命……”

    太夫人急了,红了眼道:“你也知岁数大了,这一路往北,转眼过了酷夏就是寒冬,怎么受得住?”

    说罢又伤心地哭起来,其他人不敢做声,大老爷道:“二弟已经接了旨意,岂可违抗皇命?”

    这话说的太夫人更伤心起来,倒有些怨恨当初大儿子不该让二儿子袭,倘或没有也不会有现在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