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场合的某些动作。
这里妯娌三人说得畅快,那头摸牌的也热闹,到了日落时分,就早早开了晚饭。容珠和甄紘走了,其他人也陆陆续续告辞出去。
倒是有一事儿,外头的一位五婶婶拉着安静茹,低声道:“你九婶婶……”
话没说完,旁边有人推了推她,只管使眼色,这位五婶婶说了一半,又打哈哈笑道:“回去吧,今儿又劳累了你一天。”
安静茹留了心,回到屋里叫赵嬷嬷明儿出去问问,莫不是夏氏又要闹什么?自从上次被族里找去说了话儿,夏氏就再也没踏进府里一步。可那样的人,若果真识理,就不该闹什么!
何况……安静茹抬起头,荣恩轩的书房灯亮着,窗户上映着韩睿华的在灯下写字的影子。他如今在家,可不是叫他难做?
赵嬷嬷道:“奴婢倒没听到什么风声,如今三小姐的婚事已经定了,她本来就不占理,杨家在青州,她还能跑去青州混闹不成?”
安静茹倒不是担心这个,“俗语说清官难断家务事,特别是遇上胡搅蛮缠的,谁能理得清?”
她嘴里什么话说不出来,就像欧阳倩说的那样,本来是无心的话,被有心人听见,意味就完全变了。
隔天一早,安静茹和姜氏刚走到寿禧堂外,门上的婆子就慌慌张张跑来禀报:“宫里的戴公公来了!”
戴公公是皇后娘娘身边的人,姜氏疾步进了正屋,婆子一边见礼一边又道:“请英国公府的人也来接旨……”
安静茹忙打发赵嬷嬷去请。
太夫人禁不住叹道:“该来总会来。”
又命人去请了二老爷和三老爷接待戴公公,韩睿华一早就走了,韩睿龙沐休在家,大约两盏茶的功夫,韩明德和王氏赶来,几位有官职爷们的皆穿了官服,有浩命的皆换了浩命服,其他女眷则穿的比平常正式一些。
收拾妥当,太夫人着人去问,在前院明堂接旨。姜氏和沈氏扶着太夫人,安静茹等儿媳妇辈的紧跟其后。
到了明堂,太夫人身份最高,在前头领着一家大小跪了一大片。戴公公这才展开明黄色的圣旨,众人屏住呼吸,只听得戴公公唱道:“奉天承运,皇帝诏曰,韩国公府一品浩命……”
果然是该来的还是来了,五日后辰时,从北宫门进宫觐见。太夫人、姜氏、沈氏、王氏四位浩命以及容惠、容琳两位姑娘,另每人身边可带一位近身伺候的嬷嬷……
太夫人领着众人谢了恩,姜氏和沈氏搀扶着她起来,从戴公公手里接过圣旨。是圣旨,便是由皇帝下达的,而非皇后娘娘下的。
二老爷、三老爷、韩明德又留戴公公吃茶,戴公公婉言谢绝,只说皇后娘娘还等着他回去回话儿,二老爷便将预备的茶水钱送到戴公公手里。戴公公不留痕迹地收了,朝太夫人及几位老爷夫人行了一礼道:“恭喜贵府,此等荣幸还是咱们大周朝头一例呢!”
他这话看似说得没什么,仔细一琢磨却琢磨出另外的味儿来。叫人由不得背脊生出凉意,韩家的隆恩本来以盖过京城许多人家。
几位老爷亲自送戴公公出去,太夫人将圣旨交给旁边的沈氏,一会子交给二老爷保管。
众人簇拥着太夫人回到寿禧堂,一一落座,因为容惠和容琳也能进宫,容琳没过来,那些丫头少不得用羡慕的眼神儿看容惠。容惠垂着头,看不清她的表情。
刘氏一颗心已经不知飞到了哪儿,王氏只是叹气,其他人也不说话,一时之间只能闻见茶杯茶盏儿相碰发出了细微声响。
隔了半晌,太夫人抬起头来,看了看众人,朝安静茹问道:“衣裳能赶制出来么?”
熬夜加班也要赶,安静茹点头,“能赶出来。”
太夫人又道:“还是做的精细些,进宫无论如何都不能失礼的。”
王氏忍不住落泪,又生怕人瞧见,忙擦了,强作笑颜道:“我那里倒有几个针线上不错的丫头,一会子就叫她们过来。至于首饰,我预备吧。说不准,我还能给她预备的就剩这一次了……”
说到后面终是没忍住,眼眶一红,眼泪跟着就落下来。惹得刘氏也伤心起来,容惠瞧着,忙走过去劝。温声细语的,明明眼眶儿也红了,却没掉下一滴泪来,还撑着笑道:“……总之女儿都是要嫁人的,不能在娘身边尽孝,好在还有十妹妹……十妹妹虽然年纪小,却也可以在娘跟前说话解闷。等嫂子添了侄儿,娘身边就更热闹了……”
太夫人也禁不住伤心一回,然而,事已经成定局,谁也无法改变。
接下来的几天,安静茹除了料理府里的琐事,便是和一众丫头嬷嬷忙着做衣裳,几乎每晚都是三更天才睡。韩睿华沐休,安静茹都忙得只有吃饭睡觉时才能见到他。
到了第四天,最后一点儿活计终于完了。安静茹把两件衣裳送去太夫人看,又叫了容惠和容琳试了试,倒没有要修改的地方。太夫人很满意。
因为忙着一件事儿,其他事儿倒耽搁了。紫苏还有几天就要出嫁,祥叔来了一封信,大抵意思是还需要一些时日才能回来。春香的父亲是没法子了,春香那位十三岁的妹妹,倒是找到了,好在年纪小,老鸨还在调教,因此祥叔便用七百两银子替她赎了身。
卖身契如今在祥叔手里,春香他哥哥也奈何不了。少不得与欠银子的东家签了几辈子的卖身契,本来还算是富足的人家,就这样没了自由身。
春香知道后,又伤心了一回。
紫苏瞧着也惋惜,可想来,“这也并非你的错,你哥哥惹下的事儿,便是你去了,又如何?如今你妹妹找到了,要紧的求求三奶奶,叫祥叔将你妹妹带来,等我出去了,三奶奶身边横竖是缺人的,叫你妹妹进来,你们姊妹的在一处倒比我孤身一人,没个可照应的亲姊妹兄弟强。”
春香哭道:“我何尝不知是我哥哥混帐,好好的家就这样败了……”
紫苏见她情绪好些,又道:“三奶奶身边,如今年纪大一点儿,稳重一点儿就是品翠了。亏得咱们三奶奶不是那讲究的人,身边人多人少也不计较,可如今三奶奶事儿多,一个品翠、一个赵嬷嬷,哪里忙的过来?三奶奶待你这样好,切莫这样伤心了,本来咱们府里又遇上了几件事……你这样,愈发显得三奶奶身边没人可用。”
春香擦了泪,抬起一双泪眼,“
-->>(第2/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