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当天吊唁的?到了日子,想去便去。齐国大长公主是宗室大长辈,纵使不是皇太后的祖母,圣人去吊唁一下也不违礼法。至于祭文、祭仪,自有有司负责,不会马虎的。”
郑琰领命而去。
待杞国公家把场面搭好,徐莹果然携萧复礼前往吊唁。齐国大长公主的丧礼,除了规章制度所定之外,给人的感觉竟比萧令先的丧礼更气派。
母亲去世,杞国公兄弟丁忧三年,徐莹的兄弟、堂兄弟各要丁忧至少一年,其中徐莹的大哥要跟着杞国公守三年孝。刚刚有起色的徐氏外戚,又趴回家里了。
政事堂的政令却不因齐国大长公主的薨逝而暂缓,政令一道接着一道:禁民间私酿酒,粮食除规定配额之外严禁运往境外,轻徭减赋,谋逆诸王被查禁的家产充公,其中的隐田隐户重新编入国家户籍田册,强占的民田归还……
这些命令有许多是徐莹看不懂的,有些就让郑琰给她讲解一下,比如禁酿酒什么的。有一些大家就干脆保持着一种“就让她不懂吧”的默契,把徐莹给半架空掉。郑琰小心地掌握着其中的分寸,又问郑靖业,萧复礼的老师,选得怎么样了。
给皇帝选老师可不能马虎,徐莹因为齐国大长公主薨逝,无心他顾,把这事给搁置了下来。政事堂上却产生了纷歧,谁不想让自己人去影响新君呢?尤其新君才六岁,最好影响的时候。
正在纷扰间,各藩属吊唁使臣抵京了,这其中最引人注目的,非狄使莫属。
作者有话要说:[1]前面算错了,阿元小朋友现在才六周岁。
我不会双坑的,新坑会在填完现在的坑之后再开的~
人在不同的时期对同一本书也会有不同的感悟,HP的同人会写,争取谁也不黑,写出另一种风格来~嗯,计划不会写很长,不会写一个人的一生的。
PS:最近在看的文: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384793
http:/www.jjwxc.net/onebook.php?novelid=1657684
其他的正在淘文中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