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奸臣之女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12老师的评价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东西,一旦多了,也就不金贵了。看着各色礼单以及礼单主人的名讳,对着自己死记硬背一知半解的谱系知道,郑琰忽然悟了:钱啊什么的都是假的,如果她爹不是郑靖业,这些东西肯定不是自己的!保住这片家业的根本,是保证有足够的势力,使自己的腰包不被人觊觎。

    这也是活命的终极解码!

    不她管学了多少东西,目的就是这个!不这样,她根本活不好,搞不好还是被清算。

    很快,她的这一结论得到了佐证,就在她的生日宴上。

    ————————————————————————————————————————

    七岁女孩子的生日宴而言,郑琰这一个生日过得真是奢华无比。虽然只是自家亲友小聚,人数不多,该有的还是有。相府张灯结彩,光是百戏都弄了三个班子来。连出嫁的四娘郑瑜都回娘家给妹妹过生日来了。

    郑瑜今年二十岁,结婚一年,已作少妇打扮,眉眼间与杜氏有五分相像,只是没有杜氏沧桑,笑起来清脆,说起话爽快,与二娘关氏相映成辉:“三娘大喜,我在那边住着,不好立时过来。”

    郑瑜嫁得也是不差,当初郑靖业为了选女婿也是煞费苦心。娶了儿媳妇那是别人进了自家地盘,我的地盘我作主。嫁女儿就是女儿到了人家的地盘上,举动受牵制。

    郑靖业头一个否定的就是世家,这些家族臭规矩多,我的女儿哪能受这个?

    男方又不能太差了,底子太薄的家里,能在二十来岁混得配得上他闺女的,他认为还没出生呢。爹好不算好,儿子好才是真的好。

    郑靖业把女婿人选就定在了与本朝同期的勋贵之家身上,经过他老人家的一系列明查暗访,用算计政敌的架式进行调查研究,最后选定了十几个年龄合适、未婚配、家庭情况不太复杂、没有乱七八糟消息传出的少年来。

    然后让女儿自己去挑丈夫,这个挑不是让郑瑜对着一张张个人简历相面,而是让女儿见了人,看哪个顺眼就嫁哪个。这时代民风也够彪悍,对于女子的各项要求都还在,但是执行的力度端看各人心情而已,郑家四娘一身男装跟着哥哥们出去蹓跶了。

    郑琰的姐夫是成国公吴承业的嫡长子吴熙,与郑瑜年岁相仿,结婚一年以来小两口日子过得倒也算和美。

    赵氏亦笑道:“有劳四娘挂心。”姑嫂一处说话。

    不一时席面摆了上来,堂前演起了百戏,在郑琰眼里统称为杂耍。

    郑瑜正与关氏隔空说笑,忽然住了口,眼睛死死地盯着堂下一个正在抛彩球的年轻女子。

    杜氏觉出不对来,发问:“阿瑜?你看什么呢?”说着自己也看了过去,眼神慢慢变得惊疑不定,转头对久跟着自己的侍婢道,“再等片刻,你去留下那个小娘子。”

    堂下那个年轻女子手里七只小彩球抛在空中不停转手,轮成一只椭圆的圈子,眼睛死死地看着自己面前这一片地方,表情僵硬地表演,差点儿漏了一只球。带着一身虚汗下去,抱膝坐在角落里。

    郑琰只觉得气氛有点儿怪,四下看看,有些狐疑,但是母亲与嫂子、姐姐的样子好像又恢复正常了,心里暗暗嘀咕。她不知道的是,女眷们心里已经惊涛骇浪了:那是魏家三娘,前宰相魏静渊的亲闺女!

    ——————————————————————————————————————

    “我说看她演得好,赏了两串钱,别的什么也没说。”杜氏向郑靖业报告。

    郑靖业道:“没多说话?”

    “我怎么敢认了她?”

    “这样最好,往后是好是歹,端看她的造化了。”

    “可惜了,好好的女孩子,与四娘同龄吧?当年也是尊贵的人,如今沦落至此。”

    郑靖业想的却是,魏静渊当初建言:没官家眷没入掖庭,使罪人之后藏身宫中,有伤宫中教化。

    说的是怕犯官家属怀恨作乱,郑靖业的心里,却觉得魏静渊这样做,还有一半是怕皇帝看中了犯官的闺女纳作妃子,然后演一出奋斗复仇记吧?

    魏静渊大概没有想到,他建议把犯官家属罚作官奴婢或者发卖或入教坊,最后坑了自己的女儿吧?

    魏三娘当时是没为官奴婢的,现在在演百戏,这中间还不知道经历了什么了呢。

    夫妻二人都沉默了。

    过了一会儿,郑靖业道:“天气太热,圣人已经下诏再过三天,都要移到熙山避暑,使人去洒扫别业,我们随驾启行。思玄(顾益纯字),与我们同行。”

    杜氏改了颜色喜道:“正好,我们家的别业与成国公家的别业离得近,四娘也可多得走动。”

    郑靖业低头想了一下,这要放在往日也就罢了,他闺女的生日,弄个前丞相的倒霉丫头过来算什么事儿?还有,季繁正挽起袖子在朝中准备大干一场,今天指责这个有失官体、明天劝皇帝不要沉缅女色。郑靖业知道,季繁私底下在酝酿一件大事,这件事情或许要涉及到魏静渊,令郑靖业不得不防。

    明天到皇帝面前,还是略微提一句吧。

    皇帝听郑靖业说:“据臣妻说,看到一个演百戏的小娘子,看着像是魏家三娘,臣想总不至于是罢,怎么就在这时候,来了这么一个人呢。”

    皇帝最不想听到的就是魏静渊的名字,虎了脸,郑靖业识趣地转移了话题。

    前宰相的女儿就像是一片树叶,落到水面,打了个漩儿,随着水流又漂出了众人的视线,没人再提起她。感觉到母亲、嫂子、姐姐不对劲的郑琰也不知道哪里不对劲,过了生日,就把这一件事抛到了脑后,照着“淑女养成功课”的要求,学习收拾搬家。她当然是要出城避暑的。

    ——————————————————————————————————————

    熙山原名“西山”,顾名思义,它在京城西边儿。前朝有一位酸溜溜的皇帝,嫌西山之名过于直白,就改成了现在的这个名字一直沿用到了现在。

    郑家在熙川的别业也是相当不错的,是皇帝抄了一位前高官的,看看郑靖业没有像样的别业,顺利就赐下的。既然是高官,别业的地理位置就不坏,难得别业里还有一池数顷的荷花,此时来住正相宜。

    离郑家别业东院墙往东走二里地,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