告别孟婆,往回走时封百岁问祁穆:“阎王到底为什么喂鱼?”
祁穆一愣,“你不知道?”
“你从来没有告诉我。”封百岁脸色不太好。
“哦,我忘了。”祁穆装作没看见他的不满,“毕竟这件事谁也不想再提,等以后慢慢讲给你听。”
这时阎王带着黑白无常迎上来,祁穆把手里的布熊递给他,“这个送你吧,带回去恐怕家里的鬼要伤心了,不如放在地府留个纪念。
阎王点头接过,然后道:“刚才忘了问,送鬼投胎本来应该由鬼差护送的,你们怎么自己来?”
“你妹妹说她那里人手不够,抽不出来。”
“确实。”阎王点头,“最近工作量突然增多,鬼差调派不过来,小黑小白都被召回来帮忙了。”
他指指身后的黑白无常。
白无常照例要抱怨:“大人,我们要求加班奖金!”
“可以啊。”这回阎王倒是答应得爽快,只是补充:“你们去找我亲爱的妹妹要。”
“......”
黑无常安慰地拍拍搭档的头。
祁穆问阎王,“最近阴魂活动那么频繁会不会和宝珠被盗有关系?”
“也许吧......”阎王的表情变得有些不自然,“具体情况我也不太清楚,只能等候天界的通知。”
“说起那颗珠子,现在人间也开始骚动了,我有点担心......”祁穆想起那些在人间的朋友,犹豫了一会儿还是开口道:“能看看你们的生死簿吗?我想知道几个朋友的情况,绝对不会说出去。”
阎王笑道:“本来生死簿是地府的机密,轻易不能示人,不过如果是你们要看,倒也不用顾虑。”
说着他就转向白无常,“小白,你去叫小陆......”
话音戛然而止,阎王似乎也意思到自己的失言,神色颇为懊恼,顿了几顿,语气落寞地道:“算了,你直接去把生死簿拿来,我自己翻。”
白无常难得没有多话,答应一声便拖着搭档转身去了。
“等等,”阎王叫住他们,把布熊递给白无常,“这个也一起带去大殿,放在案上做个装饰也好。”
不久,黑白无常回来了,黑的那个捧着几本厚厚的旧册子,白的那个手里还提着刚才的大布熊。
“怎么又拿回来了?”阎王问。
白无常把布熊塞进他怀里,幸灾乐祸地笑道:“那位大人说了,别让她在大殿上看见这么娘气的东西,有损地府威严。”
“......”阎王叹口气,“罢了,我还是放在自己房间吧。”
白无常没有理会自家颜面扫地的领导,反而殷勤地对祁穆道:“元灵大人,您想看谁的生死簿,我们帮您查。”
“先看我爸爸吧,祁宗的。”
祁穆刚说完,一边的黑无常就把其中一本册子递过来,打开那一页赫然写着祁宗的大名,上面标清了生辰八字和出生地,再看死亡时间,竟然是空白的。
祁穆看向封百岁,对方眼里也尽是疑惑,只好问阎王:“这里怎么没写死亡时间?”
“没写?”阎王一愣,“不会呀,除非是修炼的人,那些都要另外编册的。”
祁穆把书拿给他看,阎王忽然像是想起了什么,露出无奈的表情,叹气道:“这一定是小陆抹掉的,只有判官笔才能彻底消除生死簿上的记录......不对!”阎王皱眉,“这个祁宗出生之前小陆就不在了,不可能是他。”
“大人,您还记得十多年前,有个妖仙闯过地府吗?那时他带的人类好像就叫祁宗。”白无常提醒道。
“你觉得是他干的?”阎王皱眉,“不可能,妖仙法力再强也不能消去生死簿上的记录。”
白无常貌似不经意地道:“据说那位妖仙以前和陆判私交不错......”
阎王怔住,沉默半晌,合上那本生死簿递给黑无常,低声道:“他闯的祸还真不少。”
祁穆忍不住插嘴:“那我爸爸......”
阎王道:“祁宗本来是常人,但他前半生有奇遇,命数被改过,既然如此,也只能照这样走下去,他的死亡已经不归地府管辖,至于今后将会怎样,就看他自己的造化了。”
祁穆一想,祁宗命里的奇遇就是那位神出鬼没的画眉妖仙了吧,现在他们在一起,鸦也不会害他,至于这两个长辈以后想怎么生活,他倒是不担心了。
他还想看看张老头的命数,黑无常换了一本生死簿。
阎王解释说,天师属于特殊行当,除了那些江湖骗子,真正的天师都是或多或少能洞察天机的一群人,很容易引发重大问题,甚至有些走入邪魔外道的,还想要脱离三界五行的束缚,所以要单独列册,严密监视。
不过老头虽然灵根敏锐,知道了太多不该知道的事,好在为人宽厚,做了不少善事,功过相抵,倒也能多活个十年二十年,不至于早早被地府回收。
提到这一行,祁穆自然想起那个做事一板一眼的小天师,阎王一听戚卜阳的名字,马上问:“是不是那个戚姓天师世家的人?”
祁穆惊讶,“戚家很有名吗?”
阎王点头道:“戚家算是现在硕果仅存的几个天师家族中最枝繁叶茂的一派,从古到今代代传承超过了三百年,我们冥界一直关注着他们的发展。你刚才查的那个张老头,和戚家第十七代当家师承同门,他也被算在戚家外系旁支里......”
话没说完,就听白无常“咦”了一声,对祁穆道:“大人,您这位朋友......”
见他面有难色,祁穆心里一凛,忙问:“他怎么了?”
“......他死了。”
“啊?”祁穆大惊,不敢相信道:“我们才离开半年就出事了?”
“不对,”白无常也凑过去看,随即摇头道:“他早就死了,应该说,根本没有活过。”
在祁穆惊疑的目光下,白无常递过来一本册子,上面果然写着戚卜阳的大名,再看生卒,朱砂写的死亡时间和上面那行出生时间前半截年份日期都是一模一样,只有后面的具体时刻稍有不同,也就是说,从生死簿上来看,戚卜阳这个人只活了六个小时,几乎是一出生就死亡。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