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面色,“小孩子就要胖胖的才好。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能小吃一口?哀家可告诉你了,你若依了她少了哀家七公主的一口饭,哀家可绝不会轻饶了你去。”老人家最喜欢胖乎乎的孩子,自然不同意宁芳那一套。
团团也不喜欢减肥,自然高兴老太太说的,“咿咿呀呀”地手舞足蹈,可惜手脚依旧被束着,便大力地吹起了泡泡,逗得老太太和苏茉儿都欢喜得不得了,一个劲地说小公主听懂了、明白着呢。
团团这次去,讹来了老太太左手经常持握的一串珊瑚持珠,共有二十一颗,各个耳垂般大小,粉红粉嫩、通体晶透。
宁芳见她喜欢,便常常将珊瑚持珠吊在团团眼前,只要团团一看见那佛珠,便“咯”笑不止,宁芳虽口里说团团傻里傻气,却依旧举了佛珠不厌其烦的逗她开心。
阿图见团团这么喜欢珊瑚,便送了一对红珊瑚如意头方形酒盅。谁知团团只是看了看了两眼,便依旧追着佛珠“咯咯”欢喜。
阿图到底伤了心,先后送了珊瑚的汤勺、珊瑚的簪头、珊瑚的茶壶,甚至还从老太太那里讨了座牡丹雕万春珊瑚盆景,依旧没能叫团团多看两眼。最后还是老太太有经验,送了把背面是七宝鎏金的小巧掌镜来,立刻就叫团团丢了珊瑚珠一心一意只记得掌镜了。
“呵……我们家团团没取错名,就喜欢团团、圆圆的东西。”老太太弄明白了团团的喜欢便乐呵着每日送一两个圆形的东西到慈仁宫。
太皇太后喜欢送小格格东西,其他人焉有不送的?很快,满大清很快都知道皇上最喜欢的小公主最喜欢圆圆的东西,不但皇贵妃隔三差五往慈仁宫里送些玉镯、团扇、金玉牌,就是宫里管植被的奴才也多搬了结圆果、开团花的植物移到慈仁宫。
慈仁宫不出半年,除了大件的家俱还是四方四正的,连地上铺的地毯、床榻上隔物的榻几子都被换成了圆形的。
某日宁芳和孩子她爸开玩笑:“不如连床都换成圆的吧。”反正后世也不是没有。
结果不出一个月,小九子便领人给七公主送了座檀香紫檀木制的夔凤曲水纹圆形床摆在寝殿里。
团团果然喜欢,已彻底去了捆束的她不停地在圆床上翻着身,说是给她做的小床,到底是大半个普通床的大小,够她从一边翻个七八下再翻回去的折腾了。
老太太亲自来慈仁宫里看团团翻身,乐得合不拢嘴:“三翻六坐九爬爬,看她这机灵劲儿,这还不到三个月就呆不住了。呵……好——好——好……”
有人在高兴的时候就有人在苦恼。
白兰在乾清宫的西暖阁里已立了一注香时间,她知道,自个再不出去,很快便会引人猜忌。咬了咬牙,她还是开了襟口从衣里抽出本蓝皮的书来,摆在皇上平日常歪着看书的南面榻几上,却没有立刻离开。
白兰看着那与普通书札没什么不同的蓝皮面儿。突然就想起了孝昭皇后。当年她在永寿宫侍侯,孝昭皇后见她真实、不躁,便安入了乾清宫君前侍侯,这一过,便是八年。
院落沉沉晓,花开白云香。一枝轻带雨,泪湿贵妃妆。
那日她去看望久病于榻的孝昭皇后,在殿外听到的便是这柔绵两句的梨花诗。
“皇后娘娘,这一大早的,怎么诵起这种残诗来。”孝昭皇后身边依旧是竹韵,扫劝的语调到底难掩花落的哽咽。“娘娘快起吧,殿外那株兰花露白时开了,您不去宝贝一番?”
孝昭皇后却并没有起身,好久才扶柳一般道:“帝子泣兮绿云间,随风波兮去无还。我本以为自己是一株芳贵的绿云(春兰名品)……今日梦去清醒,才知不过是梦中晴雨一落白(梨花别名晴雨),醒来泪湿心褥衣。”
白兰静静立在殿外,入耳些低吟的垂泣。小半刻竹韵才领了她进了殿去。那病着的孝昭皇后依旧清艳芳华,只是到底没了开的时机,徒剩些知落的清醒。
“你怎么来了?”孝昭皇后见了白兰,很是高兴,素白的脸上有了两分的欣喜。
白兰忙收了暗伤,净了手接过宫女递上的参汤:“回皇后娘娘,奴婢今日不当值,便到娘娘这里来看看,陪着娘娘说会子话。”
那日孝昭皇后果然精神不错,跟白兰说了不少,比如殿外花盆里都有哪些名品,比如妃嫔们都各有什么习性……
离别了,拉着她的手,好半天说了一句:“……替我……照顾好皇上……”
不知怎的,白兰如今忆起,还是会湿了眼眶。她突然就伸了手去要将那蓝皮的书取回来,却终究还是让手停在了半空。须臾,转身踏出了乾清宫。
腊月的禁宫寒风萧萧,抚过白兰半湿的后背刺骨得疼。
有些错一旦犯了,便再不能回头。她到底是负了孝昭皇后的一番嘱托。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