囡囡看着院子里的这一团混乱,皱了皱眉,等作坊建成,这府里还是要好好整治一番才是。
众人见小姐出来,都是一愣,香椿趁机甩开众人,踉跄着跑到囡囡面前,拽着囡囡的裙摆哭道:
“小姐,香椿做错了什么,要撵香椿出府?小姐,求求你了,香椿会改的,求小姐不要让香椿出府!”
囡囡看着面前梨花带雨的脸,心中微微一哂,直到现在还一副受了委屈的模样,府里众人看了,该做何感想?原想是个乖顺的,没想到如此愚蠢。
“三娘,还愣着做什么?”
秦三娘回过神来,赶紧上前将香椿拽开,旁边几个仆妇见了,也去帮忙,香椿见囡囡竟然理都不理自己,这次定是不会饶了自己了,大声喊道:
“小姐!我可是庸王的人!你是不是见庸王喜欢我才要把我撵出府的?!”
囡囡面色更冷,淡淡的道:
“庸王?若是庸王喜欢你,我自然会愿意你跟着他走的,只可惜...”抬眼时寒冰刺骨,“身在林家一日,就还是林府的下人,我不会阻挡你去攀高枝儿,却最最厌恶吃里扒外的人!”
众人皆是一凛,来到林府后,见四位主子皆是孩子,心里难免有些轻忽,听得小姐这样说,一时心中都有些发虚,只有香椿见留下无望,破口大骂:
“小姐?!什么狗屁小姐!不过是个贱人...啊——”
香椿捂着胸口,嘴中吐出一口鲜血!
众人抬头看去,才发现三少爷不知什么时候出来了,正正给了香椿一记窝心脚,最令人惊讶的是,满院子的下人都看着,竟然没有看清三少爷的动作,只是知道香椿吐血必是跟三少爷有关罢了!
三少爷竟然会武!黄成风暗惊!自己竟然没有看出来,三少爷刚才从屋里闪出到踹香椿,不过瞬息之事,往日引以为傲的拳脚功夫,此时只能说是花拳绣腿罢了!
满院皆静!
秦三娘率先回过神来,腰杆挺的直直的,只觉得这辈子说话没有这么理直气壮过:
“还不快拖出去!恁的让她在小姐面前胡言乱语!”
众人赶紧上前,走的近了,才发现香椿胸口那一大滩的血,明晃晃的刺人眼睛,面色发白,已经是气若游丝了,心中更颤,七手八脚的抬起香椿,刚要往出走,就听小姐说道:
“慢着!三娘,这瓶药先给她喝了,多拿些银子,送到医馆去吧。”
秦三娘赶紧接过那青瓷小瓶,不敢违逆,先打开塞子将一瓶都灌到香椿嘴里,一瓶饮尽,就见香椿的面色转红,呼吸顺畅很多,众人又是一惊!
这是什么药?简直可以称为仙药了!
小姐果然是慈悲的,定是这香椿太不识好歹了!
心中想着,手上却不慢,把香椿弄到一个壮实小厮的背上,下山送到医馆去了。
经过晚上这么一闹,林府的下人都觉得心中一团乱麻,却不敢再像往日般在府中嬉笑一番,都早早回房睡去了。
午夜,一辆马车静静的停在山脚。
大山坐在车前,抖落好缰绳,轻轻说道:“小小姐,坐好了。”
这一天,林府中没了七个孩子,只有少数几个人注意到了,却都暗藏在心里,不敢向他人透漏。
陶然居,厅堂。
小辰气鼓鼓的看着姐姐,“姐,怎么不让我去啊?”
囡囡不悦的看着他,责备道:“今儿个出手也太狠些了!”
“谁让她满嘴的污言秽语,我听不下去!”小辰撇过头,有些气闷,自己只用了两分力道,怎么狠了?
囡囡起身,拉过小辰的手,“姐姐知道你的心意,可是香椿毕竟是个普通人,让下人教训一下就是了,没的自己动上手!”那一脚再狠上一些,可是就此毙命了!香椿虽然有些糊涂,却罪不致死,远远打发了就是了。
脑袋在姐姐怀中蹭了蹭,小辰咕哝道:“在绸缎庄里,碰上安国侯的小姐,姐姐还不是寸步不让?我只是手背被打红了,姐姐倒是为了我得罪了权贵。”
囡囡一噎,唉,孩子大了,真是不好管教了,心里却是喝了蜜般,弟弟也知道护着自己了,前世没有亲人的关心,今生倒是得到了渴望的亲情。
“好,好,可是小辰,你要记着,在外面可不许这般逞凶斗狠,上兵伐谋,将军可是一个人就能打仗的!”
小桓在旁边看得心中暖暖的,张嘴道:“姐,别说三弟了,给香椿一个教训,也让她想想做人的道理。”
囡囡好笑,“做人的道理?你们才多大,满嘴的道理来道理去的。”
又看了看天色,“赶紧去睡吧,明儿个还要建房子呢。”
两人俱是摇头,小桓开口道:“姐姐去睡,我们两个在这等然然回来。”
囡囡见两人执意不肯,只好拿出些果子来,三人就在厅堂里说说笑笑,等着然然回来。
第二天,囡囡叫来马婶子和秦三娘,将府中下人又重新分配一遍,并定好等级工钱和奖惩等一应事宜,又留在身边两个大丫鬟,分别起名叫宜春宜夏,给小桓小辰各自配了两个小厮,小桓就给两个人起名书香书墨,小辰的则叫流光流星,然然因为要经常修习功法,不愿让人打扰,囡囡只给配了个打扫的丫头,起名叫宜仙。
另在陶然居内留下四个负责洒扫的粗使,两个厨娘,一个看门小厮,还有内院的管事秦三娘,其余人等,除了有事回禀,一律不准进入陶然居内,都住在陶然居外围,负责府中一应琐事,自此,陶然居成了“府中之府”,等到林家发展越来越大,逐渐成为林府下人心心向往之地,能进去陶然居的,才能真正算是林府的人。
如此又过了十余日,山脚下的作坊并房屋等都建成了,除了留在府中的,其余诸人都搬到山脚下居住,一人一间独立的青砖瓦房,厨房仓库一应俱全,院子很大,要是不够住的也可以自己再建,有那还有家小的,回禀后得了允许,少不得将家眷接来同住。
作坊旁边专门建了个食堂,凭着府中给发放的凭证,一日三餐皆可以在食堂解决,每顿饭食都是四菜一汤,一周都不重样,想吃多少都是管饱,也可以外带,至于家眷的饭食可以自己拿钱去买凭证,也可以自家单做。
有了房,有了粮,还有工钱可拿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