遍,园子里涂添了别样风采。
明哲顿住步子,目光落到池塘里。碧绿如圆盘的荷叶飘在水面上,燕子停足在叶上,不过眨眼,就瞧见燕子飞快的从水面越过,嘴里叼着鱼儿就飞上了树枝。
“如今真的得闲了。”
招弟却道:“你倒是得闲了,我这边可有得忙?”
“嗯?”明哲转过身,面对着招弟站着。往时,总想着得闲了,就这样与招弟站着,不说话也是好的。
招弟笑道:“春来耕种,那地里的草药不要人打点了?再说,那人参还在暖棚里长着,就该这时候移种出来呢。要不是镇上那边和三妹的婚事耽搁,这些早就该做了。”
明哲笑了,“这么说着,我家媳妇却是个不得闲的了。瞧你,忙上忙下的,这一家子人的生计就全靠着你了。”
明哲一本正经的模样把招弟逗笑,她连连点头,“那可不是!所以,你以后要顺着我的心意,好好伺候,不然,小心罚你不准吃饭。”
明哲伸手一搂,贴在招弟的耳旁,暧昧的呼气。热气粘上,招弟脖子红透了,只听见他道:“不吃饭,只...吃你。”
怎样回的房,怎样的姿势...最后终是化成了攀登高峰的一声声短浅的吟唱。
接下来的日子,明哲是真的得了闲。每日里,除了照顾孩子,就是跟在招弟的后面供其差遣。对于这免费劳力,招弟用得是直摇头。
她要做的,不过是卷了衣袖,拿了锄头做农事。明哲杵在一旁,难不成热了打扇,渴了端水?那哪里还是伺候人啊!伺候人的比被伺候的日子过得都舒坦,不是存心添堵么。
她是怎么也不让明哲跟着一起过来的。可她的话不顶用,明哲依旧照做不误。
招弟道:“你要是实在闲得慌,还是出门赚钱去,别搁家里添乱了。”
明哲“咦”了一声,满脸惊讶,“我这不是在帮忙嘛!咋就成了添乱的。再说,如今事情都上了正轨,也没什么要我忙的...放心,每个月该赚的钱是一分不少。”
招弟嘴角抽搐。干脆取了一顶草帽过来,把手里的锄头拿给明哲,“那你挖土,别立在一旁看着。”
挖土...明哲觉得是个体力活。但咬牙坚持了下来。
本来,家里请来的工人瞧此都忍不住想笑,可又担心东家的不好意思,个个只得垂头紧咬着嘴巴,憋不住了才出了两声...
招弟“哼哼”两声看着狼狈的明哲。
就这样,人参移栽在小心翼翼中算是完成了。
当初说了,苏家的化妆品不能外卖,但这仁和堂的药铺却是可以继续往外开的。如今,招弟要做的,就是批量种植人参,降低其市场价格...
熟话说,薄利多销嘛!
如果要想把药铺做大,迅速抢占市场,最迅捷的方式就是打价格战。
古代自然不是市场经济,他们如果真的打价格战,定是有人会找麻烦的。这也是当初,仁和堂为什么同意把化妆品的销售权短时间的转让给翠绿斋。为的就是在省城开展药铺时,翠绿斋能够适当提供一些帮助。
-
紧赶慢赶,忙了半个月。
等得这一茬忙完,天气也愈发热了。
用了午饭,招弟出了一身汗,回屋换衣裳。她垂着头看着身上的稍显宽松的衣裳,眼睛里闪过一道亮光,“嘿!没想着,忙活这么几天,身上的肉还少了。”
生了孩子过后,肚子上渐渐地多出一些肉来。她本还苦恼的不知该怎么办呢。
“瘦了?”
明哲坐着正看书,听着话,抬起头看过来,微微皱眉,“怎么还瘦了!看来得叫厨房好好准备吃食了。”
招弟白了明哲一眼,满面美滋滋的道:“你懂什么!”标准的身材才能穿上美美的衣裳。女子总是爱美的。
“哟!”明哲把手里的书放在桌上,双手抱胸,懒洋洋的靠在椅子上。目光肆无忌惮的扫过来,然后停在某处,“啧啧”的叹息。
招弟看见,瞪了一眼,“满脑子的不正经!”
明哲只嘿嘿的笑着,然后单手摸着下巴道:“倒是该瘦的瘦了,不该瘦的没瘦。”
招弟气明哲这流氓样子,顺手操起毛巾揉成一团就扔了过去,“懒得与你流氓胚子说话,别是降低了我的品位!”
明哲看着招弟气呼呼的背影,嘴角翘了起来。等得他拿起被扔在桌上的毛巾时,眉头才皱在了一起——刚巧不巧的,毛巾扔进了磨砚里,算是废了。
毛巾废了自是不顶事,可那上好的墨啊!
他心里直滴血。
恨得牙痒痒啊!
半会儿,却又笑出声来。
显得有些疯癫了。
招弟从屋里出来,专挑阴凉处走,没一会儿就到了婆婆那边。贴贴已经睡着了,妥妥还在闹腾。招弟看着婆婆抱着妥妥一点一点的头,笑了一下。婆婆是极喜欢孩子的,可惜自个儿常常跟着遭罪。
“娘,您先上床歇歇,我来看着。”兰娘轻声喊道。
陈氏睁开惺忪的双眼,看了招弟小会儿,似才反应过来,点点头,“嗯。你看着,我倒是困得很,要歇歇。”
招弟接过孩子。陈氏窸窣的从榻上下来,趿上鞋,打着哈欠往里屋去了。
招弟垂头看了一眼怀里的妥妥,伸手点点她的鼻头,“瞧你这小淘气,把奶奶累得成啥样了。”
妥妥双眼挥舞了一下,竟是把手指头往嘴里塞去。招弟忙阻止,自言自语道:“瞧瞧,都跟什么样儿。”妥妥瘪瘪嘴,作势要哭。招弟忙站起来走来走去小声哄着。
—
来弟写信回来了。
招弟还是刘氏拿着信过来才知道的。她看信,刘氏又让读了一遍。
信里说…
她到那边一切安好,公婆心慈和善,周博也是知心体贴的,让家里放心。一路上见着的,也挑了新奇的写。又道省城是多么的繁华昌盛,让得他们得空了一定去瞧瞧。末尾,又问了家里的情况…望回信。
刘氏听了,心里五味陈杂——女儿嫁得好自是高兴地,可不在眼跟前,又心心念着。
“娘,啥时候有时间了,一起去看看三妹。”
“行。哎…三
-->>(第3/4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