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农民工的五彩生活(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二十节第(4/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上网也才60元、90元、110元一天一夜,我相信是不贵的,也是都能接受的。如果有还价或嫌贵的顾客,可以介绍有电脑的套房,跟同行的宾馆价位差不多,我相信您有电脑的套房一定能留住顾客的心。而且在一个区域内只有你一家宾馆有电脑能上网。还可以达到垄断经营的策略。

    经济账如下: 例如一个月30天  4台电脑

    最低:同等价位的套房提高10元。30天只有20天4台电脑住满。

    也就是20(天)x10x4台=800元,除去电费100元,还剩700元整。合作后第一月贵宾出100元我公司设计制作一个宣传门头,后面每个月我公司向贵宾馆抽取维护和修理费700元整。

    最高:同等价位的套房提高10元。30天4台电脑都住满。

    也就是30(天)x10x4台=1200元。除去电费100元,还剩1100元。

    每个月是1100元—700元(维护费)=400元x12月=4800元/年(这是4台电脑一年的贵宾馆的利润)如果是12台就是4800元x3=14400元 依此类推…

    合作期限是一年,一年一签合同,双方签字。

    我公司出电脑液晶显示器,牵宽带,出路由和终端,负责走线和每月的维护电脑系统,能正常营业。

    注明:液晶显示器,主机配置能玩游戏,

    我公司把电脑和宽带都牵好了,能运行了,贵宾馆负责营业盈利、看管、若有配件或主机和液晶显示器丢失,贵宾馆负责。所以每台电脑主机给予我公司500元押金,等合同期满如数归还,共2000元整。

    小刘住宿+上网一体化时代模式,给云集饭店住宿率带来提高,同时给小刘的花枝俏婚庆摄像提高了知名度,譬如大宜昌枝江市仙女村的沈媛出嫁、枝江市双湖村姜婷婷出嫁等一连串的客户联系花枝俏婚庆摄像公司小刘主摄,尤其是姜婷婷出嫁的婚庆场面富有民族地方特色,小刘抓住这机会,这也是小刘创业的第一桶金,他把每一个精彩场面都拍摄下来,得到了专家的点评,有了作品的宣传,相继宜昌城区、隶属大宜昌的当阳市、宜都市、枝江市、五峰县、长阳县、秭归县、兴山县、远安县、草埠湖农场纷纷打来婚庆喜事电话找花枝俏婚庆摄像公司小刘。

    第一桶金的那天,小刘赶到枝江市双湖村为姜婷婷出嫁摄像,首先拍摄新娘姜婷婷的化妆,正拍摄完新娘姜婷婷的化妆,新郎那边接亲车来了,接着摄像的小刘更加忙碌,不一会新娘这边发了亲,小刘随驱车摄像途中,路遇几对新人结婚,一路上演的闹剧,让小刘大跌眼镜—— 亲朋好友们不闹新郎新娘,而是百般捉弄新郎父亲和新娘——这就是江汉平原特有的婚俗。在新时期,生活在江汉平原的人们,用这种独特的颇具颠覆意味的方式,向世人展示着热闹新婚的无穷魅力,同时也演绎着属于自己的幸福。

    一个吉祥日子,是金山县城某街道小伙子李勇结婚的好日子。一大早他就带领几台婚车直奔宜昌枝江市董市镇双湖村200里开外的新娘家,把新娘“接” 出来后,向湖北襄樊市金山县驶去。

    离金山县城两里地,前车上的组婚人叫停车,随后叫新娘姜婷婷下了车,新郎李勇朝新娘姜婷婷咧嘴一笑。因为他知道,接下来暂时没他啥事儿了!后车上的小叔子从车里钻了出来,一场小叔子背嫂子的意味场景开始了,小叔子背着嫂子在前面走,一阵阵鞭炮声,接亲车或送亲车跟在后面开,我肩扛着摄像机抢拍了下来,小叔子背了一程,满头大汗终于停了下来,然后再乘上车往县城开,进了县城驶过了几条街道拐了几道弯,

    远远地看见化好妆的爹坐着板车,被众人簇拥过来,一场令人捧腹的接亲仪式拉开序幕。

    “嘭——”爆竹一声巨响,爹从板车上下来,李勇的叔叔、伯伯们同样涂脂抹粉,挂着“我不是水货”、“我才最爱新娘”的招牌,将新娘迎至板车前。爹爹与叔叔左右按住扶手,新娘在众人的搀扶下登车坐定,伯伯将犁套在脖子上,用绳绑住板车,一声“走咧”就此起轿。

    顿时,礼炮齐鸣。

    突然,“轰”地一声,板车一翘,新娘人仰马翻,哄笑声中婶婶姐姐们扶住新娘。路旁上来几个壮小伙,干净利落地卸下车轱辘,扛着跑了!

    一干人傻了眼,看客们不依不饶地起着哄。刻不容缓,爹爹叔叔伯伯“嗨”地一声吼,将那板车硬生生扛上肩头,新娘有如观音坐莲般,八抬大轿浩浩荡荡进了小区。

    殊不知前头还有关口。一到巷口,众人上前,三下五除二就缴了叔伯的械,绳断了、犁垮了、板车拆得七零八落。爹爹苦笑着准备背新娘,叔叔见状怕爹爹吃亏,一咬牙背起新娘就跑。可没几步就被扯住,和新娘一起坐到地上。伯伯赶紧扶起新娘,继续前行。好事者哈哈笑着追上去故伎重演……

    一路上,新郎李勇呵呵乐着,他只能远远地看着这幕喜剧——虽然他才是婚礼真正的主角。

    从巷口到家门口,一路吹吹打打嬉闹,这小区在喜庆中迎来又一对新人。

    摄像解读

    “闹”亦有道

    江汉平原天(天门)、潜(潜江)、沔(仙桃)三地农村的婚俗现象,正逐渐被社会学和历史学专家所关注。有人将其归为“鄂中南一种奇特的婚俗”,一些聚居在江汉平原的北方人则斥之为“胡闹台”。

    之所以认为奇特,是因为这一婚俗中,新郎被参加婚礼的亲友们强行闲置起来,唱主角的是新郎父亲与新娘。在婚礼过程中,新郎的父亲扮成新郎,与新娘(儿媳)一道完成新婚仪式。这种现象在有些地方是不可想象的,莫说公公与儿媳妇如此“胡闹”,就连同席聚餐都犯忌讳。

    这种婚俗在江汉平原流传了多久,目前尚无权威考证。有专家认为,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以来,我国进入了剧烈的深层次文化转型时期,经济、政治、社会、教育等领域的系列变革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生活,以至于促使了一些社会习俗的演化。江汉平原天、潜、沔三地近年时兴的这种新婚习俗即是一例。

    对这种与中国传统婚礼大相径庭的仪式,组织者大多认为更能达到喜庆、热闹的效果,而且也适应当代生活强化感性刺激的潮流。

    当天晚上,新郎的父亲乐呵呵地说

    -->>(第4/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