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农民工的五彩生活(上)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六节第(3/5)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回宜昌,梁锋开着吉普车正赶回宜昌的途中,发现前面一辆桑塔纳警车突然靠边停下,从车上出来仨人然后从车里面拖出一人,仨人痛打一人,吴总是一位正义之人,他叫此停车阻止了那场打人现象,我们出示了工作证,吴总对着那仨人说:注重社会文明,构筑和谐秩序!说完,我们便赶回宜昌。吴总在抓好经营的同时,还关心贫困乡镇,为五峯县弯潭镇铺路搭桥,吴总把云集饭店客房腾出一间,又把前台上架打出五峯名茶。

    梁锋多次与吴总到五峯县弯潭镇实地考查,那里的乡亲们很热情的款待我们,做出许多农家特色饭菜招待,金包银饭、豆渣菜堡汤、支柱产业名茶等。

    五峰土家族自治县位于鄂西南边陲,属武陵山支脉,系云贵高原东延部分的尾翼地带,全境皆为山区,东邻宜都市、松滋市,西倚鹤峰县、巴东县,南交湖南石门县,北毗长阳县。原名长乐县,1914年更名为五峰县,1984年7月经国务院批准成立五峰土家族自治县。全县土地面积2372平方公里,辖5镇、3乡,总人口其中土家族人口占67%。五峰自然环境独特,素有“仙源”之称。境内峰峦叠翠,碧水长流,水能、矿产、森林特产、旅游等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开发前景极为广阔。

    五峰有着得天独厚的自然环境,是盛产特产的地方,并有“中国茶叶之乡”的美称。共有特产资源11类160个品种,其中年产茶叶2800多吨,如“天麻剑毫”、“采花毛尖”、“水仙春毫”等名优茶多次荣获国内、国际金奖,以优良的内质享誉海内外;年产白肋烟8至10万担,是全国白肋烟出口供货县;境内生长中药材195类812种,年产700至800吨;年产香菌200多吨。境内还盛产核桃、板栗、柿子、猕猴桃等土特产品。

    五峰水能资源和矿产丰富,拥有可开发利用的河流13条,理论蕴藏量达30万千瓦以上;已探明的矿种有20多种,其中重晶石、方解石、白云石、硫铁矿、石英石、高岭土、原煤等非金属矿都具有很大的开采价值,其中方解石储量6000多万吨,可年产30万吨以上品质优良的稀有矿泉水。经江汉石油管理局石油勘探队勘探,初步确定五峰为建始等八县市贮油中心地带。

    五峰更是“纯天然”旅游圣地,境内青山秀水,气侯宜人。被誉为长江三峡后花园的百里柴埠溪,集大小景点122处,奇山异石,山水相依,风景秀丽。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誉为“植物基因库”的后河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始于第四纪冰川时期,距今约1。3亿多年,其内珍稀树种群落被称为生物活化石,保存着几十种国家珍稀保护动物。以长生洞为代表的神秘的地下溶洞群遍布全境,被国际洞穴组织誉为“溶洞王国”。神奇的白溢寨暑天冰穴,冬天热气蒸腾,夏天冰冻三尺,为地球同纬度地区所旱见。

    五峰的经济发展迅速,特别是自治县成立以来,以水能和山地资源开发为先导,形成水电、林特为机翼的经济起飞格局,使今天的五峰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经济建设速度加快,社会事业发展迅速,丰富的矿产资源、水能资源、林特资源得到利用,财政收入达到7000万元,城乡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1998年,农村人均纯收入达1404元,城市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4363元,城乡居民储蓄2。2亿元,人均存款过千元。回顾过去,成就辉煌。五峰经过全县几代人的艰苦努力,取得了巨大成就,但与周边发达地区相比,差距仍然很大,集中反映在:工业规模小,农业效益低,后续财源项目严重短缺。今后一个时期,五峰经济发展的总体思路是:围绕全县“一龙两翼三角四县”区域经济布局,全面实施科教兴县、开放活县、调整强县战略,着力打好财源建设、扶贫开发、基础设施建设三大攻坚战役,使全县经济发展速度和综合经济效益继续保持高于全省平均水平。把一个繁荣稳定、充满生机和活力的新五峰全面推向21世纪。

    五峰县委、县政府诚邀四海宾朋到五峰品味名茶、旅游观光、控险揭谜。我们将以一流的环境、一流的服务、满腔的热情迎接海内外的实业家来五峰投资兴业,开发五峰这块绿色瑰宝。并衷心祝愿您的五峰之行能带走欣慰,带走神奇,带走五峰人民的深情厚意。

    五峰位于鄂西南,宜昌市南缘,地跨东经111°15′~111°25′,北纬29°56′~30°25′。县域东西最大横距98公里,南北最大纵距54。3公里,最窄处9。8a公里,均宽24公里;东邻宜都市和松滋县,西与鹤峰、巴东两县接壤,南靠湖南石门县,北与长阳自治县毗连。县治五峰镇,东距省会武汉市481公里,东北距三峡工程和宜昌市城区199公里。全县国土总面积2072平方公里,全境皆为山地,地势由西向东逐渐倾斜,境内山峦重叠,沟壑纵横,地貌形态复杂多样,绝对高程和相对高程悬殊,划分为高山、低山和河谷地带等微域地貌单元。五峰属武陵山系向东北延展余脉。境内有白溢寨、独岭、晒坪、壶瓶山和玉花寨五大山峰,雄峙群山之首,以“田庐高僻接层云,鸡犬声如天上闻”称奇于世,其海拔高度均在2000米以上;白溢寨黑峰尖2320米为全县最高处,渔洋河出县境峡口海拔157米为县境最低处。

    喀斯特地貌形成的溶洞群遍布境内,大小溶洞近200个,以长生洞、燕子洞、犀牛盆、左泉洞、将军洞等五大天然溶洞最为著名,被国内外洞穴专家誉为“溶洞王国”。

    县境地处湘鄂边缘,河流属长江流域清江水系和澧水水系,大小河流30多条,主要有渔洋河(出宜都汇清江,入长江)、天池河、泗洋河、渔泉河(以上出长阳汇清江、入长江)、南河(出松滋曲尺河,入洞庭湖)、湾潭河(注入弭洞)和百溪河(出石门渫水河汇澧水,入洞庭湖),总长213公里,流域面积为1956平方公里,水能资源蕴藏量为23。07万千瓦,可开发14。07万千瓦;较大泉水71处,水能年蕴藏量6。4亿立方米。

    五峰县秦属黔中郡,西汉隶属武陵郡。三国先属蜀,后属吴、晋。元末土司错处其间,隶属容美土司,归四川管辖。清初隶属湖广彝陵州(今宜昌市)。于清雍正十三(1735)年改土归流,将容美土司所辖五峰、水尽、石梁、长茅关诸司,并划湖南石门县和湖北长阳、宜都及松滋三县部分区域合而设长乐县。因与福建长乐县同名,1914年

    -->>(第3/5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