们十分不喜欢这个小名,认为太贱了。
苏锦振振有词,“今年的生肖是诸,他就是小猪仔了·再说,民间不是有个说法,名字越贱越好养吗?”
浩哥儿和朵姐儿十分喜欢弟弟的这个小名·天天小猪长小猪短地叫着,偏偏这孩子似乎十分喜欢自己的这个小名,一听到这个名字,就笑嘻嘻的,其实孩子太小了,还看不大出来他是不是笑了,但是的确是嘴一咧,无比高兴的样子。
过了大半个月,许承周就把孩子的大名定了,他之前跟苏锦都已经挑好了一些字·这次是直接从中选择了“斌”字。秦嬷嬷、冬嬷嬷和兰妈妈,一直觉得“小猪”这个名字太委屈小少爷了,就坚持叫他“斌哥儿”。
这次海上的战事异常漫长,宁家世代积累下来的力量十分巨大,要不是这次官府和诸家联手,只怕真的对上阵·诸家还真未必是宁家的对手。再加上倭寇频频在东南沿海制造矛盾,分散了部分官府力量,所以到了冬天,双方交战还只是止于小打小闹的阶段,宁家真正的势力还隐藏在不知道哪个海岛中。
偏偏大海茫茫,如果宁家主力一直藏着不动,也很难搜寻到。这个年,许承周看来是无法回家过了。苏锦逗着斌哥儿说,“小猪呀小猪,你出生以来,爹爹还没有见过你一面呢,也不知道他什么时候才能回家了。”斌哥儿年纪虽小,但是腿脚十分有力,用力蹬了几下来回应自己娘亲。
进入十二月,诸太太和诸小姐开始想家了,两人天天恹恹的,没有什么精神的样子,只有看见了辉哥儿和灵姐儿才会露出笑脸。
宁氏则表现得十分坚强,她其实也知道诸家宁家正在交战,但是并没有表现出任何担忧,自从生了孩子后,她所有精神都放在孩子身上,对其他事情不再上心。
自从进入十二月以来,宁家的势力又如石沉大海,倭寇也不再出现,战事暂时停止了,但是许承周他们也不敢松懈,明确回了书信,说明无法回家过年,所以苏锦带着孩子们和客人一起在杭州过年。
自从生了孩子,出了月子后,苏锦就再也闲不住,大冷的天,还想着去西湖看雪景。秦嬷嬷她们强烈反对,最后苏锦自豪留在府中照顾斌哥儿,宁氏也不敢带着不足岁孩子出门。所以变成了秦先生带着霞光、浩哥儿、朵姐儿,诸太太、诸小姐也跟着一起出门去了西湖看雪景。
杭州的冬天特别阴冷,苏锦在北方呆惯了,还真是不习惯,她担心冷着了孩子们,便吩咐马车上堆了厚厚的褥子,又每辆马车都配了好几个暖手炉,这才放了孩子们出门。
他们是直接去了西湖边的酒楼玩,据秦先生说,酒楼中铺了地龙,坐在屋里面看着窗外的西湖雪景,一点也不会觉得冷。
就是可惜湖面结了冰,无法游船。
秦先生拉着浩哥儿要去学习溜冰,秦先生在京城那几年也学会了溜冰,浩哥儿因为年纪还小,所以一直还没有正式学习溜冰,便兴致勃勃地跟着秦先生去学溜冰。
酒楼前面的湖面,被划出一部分,是允许男客人去溜冰的,每天都有专人去观察冰的厚度,保证客人的安全。所以秦先生才会放心地拉着浩哥儿出去玩。
霞光看着自家爹爹和浩哥儿在冰上的身影,惆怅地说,“爹爹以前也教过我溜冰,不过那时候还是在书院那边住的,现在回到杭州,爹爹再也不敢教我这个了。”
朵姐儿傻傻地问,“为什么?”
霞光拧了拧朵姐儿肥嘟嘟的脸蛋,“小傻瓜,因为我祖母会骂我爹爹呀。”
朵姐儿偏着头想了一会,似乎想不通,其实朵姐儿印象中没有祖父祖母的痕迹,所以才会想不明白,但是她性子豁达,丢开不再想了。
诸太太也打听过了,知道霞光已经有了未婚夫,虽然心中觉得可惜,但是也不再经常打量霞光,只是将她当做是一个喜欢的晚辈来对待。
自从诸太太把心事丢开后,对待霞光的态度自然了不少,霞光性子开朗,很快就跟她熟悉起来,再加上跟诸小姐也成了好朋友。但是诸太太偶尔还是会有点惆怅,如果她能成为自己的二媳妇就好了。至少她跟自己和诸小姐都是相处得十分融洽的。
苏锦在家里有点幽怨,但是天气冷,又不敢带着斌哥儿出门去找宁氏玩,只好闷在房中,给许承周写家书。浩哥儿每次都会写上洋洋洒洒的两页纸给自家爹爹,朵姐儿如今也开始认字了,但是会的字还不多,所以都是字跟图片夹杂一起写的,她性子没有浩哥儿勤快,每次最多就是写了一页纸。
苏锦每次都要研究朵姐儿写的信半天,然后才能揣摩了她想表达的意思,苏锦心中乐得不行了,都不知道许承周每次是怎么看懂女儿的信的,偏偏每次还真的有回信给朵姐儿,朵姐儿看得也会自己直乐,有时候苏锦主动问,“朵姐儿宝宝,要不要娘亲帮你读信呀?”
朵姐儿每次都会警惕地收好回信,说,“不用了,我自己能看明白。”把苏锦闹得心中纳闷。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