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5张嬷嬷巧手理红妆,极品夫妻卖女求荣第(1/2)页
自打慧莲和琪莲接下了睡莲的理家重担,听涛阁蓦地冷清了起来,以前前来回话府里的管事嬷嬷如过江之鲫,如今是门前冷落车马稀,连姐妹们都很少踏入这里。*非常文学*【虾米文学
睡莲“伤病”好了之后,也不理事了,每日去来思院帮柳氏准备婚礼,杨氏暗地骂睡莲胳膊肘往外拐,不过她明面上还是和颜悦色的,毕竟老太太得罪不得。
其实婚礼各项工作都准备就绪,取用的物件清点了一遍又一遍,都存在库房里,只是离二月初九的正日子越来越近,柳氏越来越焦躁起来,半夜经常梦见宁佑的婚礼出了这样那样的差错,婆婆大怒,宾客耻笑,宁佑对自己不满等等,醒来后,吓的满头是汗,不顾张嬷嬷的劝阻,披衣点灯一顿忙活到天亮。
睡莲有时候就干脆宿在来思院,柳氏半夜惊醒时,听到身边睡莲气息绵长的呼吸声,心下稍定,慢慢也能睡沉了。
这日晨起梳洗时,张嬷嬷亲自给睡莲梳头,赞睡莲是一颗安心丸,有她在,柳氏这几天的眉头都舒展开了。
睡莲暗想也是,前几日柳氏一脸凝重,这不像是在办喜事,反倒像是在办丧事了。
“婶娘一个人操持不过来,以后有嫂子帮忙就好了。”睡莲笑道。
张嬷嬷苦笑着点点头,暗想等宋氏过了门,还不知会过成什么样,希望颜老太太的手不要插到孙子房里头来,否则,这个八少奶奶夹在婆婆、颜老太太、丈夫,还有那个总是阴魂不散的表妹中间,哪怕是个神仙托身的,也要至少要掉下三层皮!
今天是正月十五元宵节,也是睡莲外祖母魏老太太的生辰,睡莲自是要带着寿礼去贺寿,所以张嬷嬷在睡莲厚重的头发上抹了带着淡淡玫瑰香气的头油,准备给她梳个繁复隆重一点的发髻。
睡莲忙摆手道:“嬷嬷不用费心了,这次外祖母因身体欠佳,并没有大宴宾客,只是自家人小聚的家宴而已,我在舅家吃个午宴,下午稍坐一会就回来了。”
张嬷嬷取了一把象牙尖尾梳,自顾自的梳头,道:“十四岁的大姑娘了,出门就该像模像样的打扮打扮。”
张嬷嬷手极巧,很快梳了个朝云近香髻,插上一对累丝嵌宝衔珠金凤簪,镜中的姿容无双的少女平添一丝成熟。
睡莲觉得有些太过华丽了,张嬷嬷说无妨,你衣着简单一些即可。
睡莲心道我这是去给外祖母拜寿啊,怎么得穿的简单?张嬷嬷像欣赏自己得意作品似的打量着睡莲的发髻,坚持不给换首饰。
睡莲扭不过张嬷嬷,只得服从,换上杨妃色十样锦缂丝交领通袖袄,下着月华裙,柳氏从侧面看去,感叹颜家有女已长成,这样的品貌,怕是留不长了。
睡莲和柳氏用完早饭,柳氏去松鹤堂给颜老太太请安。睡莲则只身去了泰正院,给颜渣爹还有杨氏请安。【虾米文学
看到睡莲的品貌打扮,颜渣爹心里稍安欣慰,杨氏面上有些不善。非常文学
颜渣爹指着站在一旁一副小大人模样的十一少宁勘说:“今天你和你九姐姐一道去给外祖母贺寿,一定要谨记教诲,和舅舅表兄们相处融洽……。”
无论颜渣爹说什么,宁勘都是恭恭敬敬答一声是,最后颜渣爹补上一句“听你九姐姐的话。”
随着睡莲年纪渐长,颜魏两府渐渐也有了破冰之意,这倒是无关情意,只是睡莲快要了及笄说亲的年纪,和外祖家建立和睦的气氛,也是为睡莲做脸面,否则将来说亲事,人家一打听颜府和外祖家的关系不咸不淡的,终究会对睡莲的印象大打折扣。
所以今年过年的时候,颜渣爹时隔多年,终于带着嫡子宁嗣、庶子宁勘去魏府给魏老太太拜年了,这一次魏老太太的寿宴,颜渣爹也安排性子活泼一些的宁勘陪着睡莲一起去,睡莲从此结束了“独行侠”的日子。
昨晚怡莲还到了来思院寻睡莲说话,直说宁勘从小顽劣,明日还望睡莲多加管束。
其实宁勘在怡莲的教诲和板子胡萝卜加大棒之下已经是脱胎换骨的变了,怡莲说的是谦词,说管束是假,照顾才是真。
不过,和怡莲宁勘这对异母姐弟交好,并非是坏事。
所以今日睡莲和宁勘一起离开泰正院时,睡莲对着怡莲轻轻点了点头,以示安心。
姐弟两个一起去松鹤堂给颜老太太请安,颜老太太看了看睡莲和宁勘的衣着打扮,命彩屏递过一个剔红五福捧寿盒子,说这是给她给亲家魏老太太的贺礼,又交代一句“你们两个早些回来,今晚家里还有元宵家宴。”
姐弟齐声应下,告退。
一上马车,宁勘就从衣袖里摸出一对光头铜人,一按机括,两个铜人就开始在厚厚的地毯上对打起来。
宁勘一脸兴奋说道:“九姐姐!这是我向宁康哥哥磨了好久才借来玩的!宁康说他已经学会这两个铜人的招式了,要我也跟着学,等我也学会了,我们两个就按照这铜人的一招一式对打着玩儿……。”
好吧,睡莲改变了昨晚的判断,宁勘虽然比以前知礼懂事了许多,但是他毕竟还是七岁的男孩,骨子里的好奇活泼还是有的。
睡莲打趣道:“呵呵,你就不怕我告诉父亲吗?”
“不怕,九姐姐也有一个会打拳的小铜人呢。”宁勘笑眯眯道:“宁康哥哥早就告诉我了,哈哈。”
睡莲哑然失笑,好么,被宁康这臭小子出卖了,把自己也拖下水。
说起来,魏府这四年变化极大,和睡莲十岁时第一来祝寿时截然不同了。
依旧是北居贤坊那座二进的院落,只是人口少了许多。
魏家长房长子魏纬中了同进士后,结了一门好亲,媳妇是顺天府通判欧阳大人的嫡次女,魏纬在岳父大人的照应下,外放到南方某小县做了县令,每年的考绩都是上等。
欧阳氏跟随丈夫在任上,还生了儿子。魏大舅母对长媳极其宽厚,并没有往儿子房里塞通房伺候,虽然她内心挂念着儿子一家,但也没有提出将长媳和嫡长孙接回来。
幺儿魏经刚中了举人,在国子监上学,准备三年后春闱。有了长子的婚事做参考,魏大舅和魏大舅母都一致决定暂时不给魏经说亲事,希望他也能在金榜题名后,像哥哥一样得到一门好亲,将来也能有岳家提携。
相比而言,二房就惨淡了许多。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