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人炮塔存在设计缺陷,T34坦克车组的四人中,车长和装填手位于炮塔内,车长同时肩负炮长的职责,这就造成车长负担过重。
在激烈战况下,坦克车组指挥和火炮射击都十分重要,前者负责掌控全局,后者决定攻击能力,两个人分工处理远比一个人更加有效率,T34×76共有三种主要型号,但均采用二人制小炮塔,极大的影响了战斗力发挥,在未实现一定程度自动化的前提下,T34坦克的炮塔的实战效率实在不敢恭维。
实战检验事实证明,T34坦克装备的双人炮塔设计大幅降低了T34火炮的实战射速。与三人炮塔的德国IV号坦克相比,T76的理论射速并不算太差,但实战中的射速往往只有前者的三分之一甚至四分之一。
尽管苏制长管七十六毫米炮远远强于超过1942年以前的德国五十毫米、七十五毫米坦克炮,但指挥和射击效率失调,导致T34难以充分发挥其火炮威力,T3476的改进型号,一直试图改变这个先天缺陷,但几种设计均未能投产,历史上直到1943年底,T34才真正改装为三人炮塔,炮长和车长实现了有效分工。
对于张学武来说,铁骑式坦克的炮塔也是双人的,车长同样兼任炮长,所以在改进型的铁骑坦克的新式炮塔内,张学武也拟定采取五人制车组。
其次,T-34×76严重缺乏无线电装置,在原始设计时,T'考虑到安装无线电通讯装置,但由于苏联电子工业生产能力不足,T3476在最初一两年尽管产量过万,却只有少量战车可配备无线电装置。
由于缺乏无线电,T34进行编队战斗时,几乎无法形成有效指挥,车辆之间甚至只能采用旗语通话,在车际通讯恶劣的情况下,T34编队的作战方法非常呆板,只能依照指挥坦克的行动而行动,灵活性极差。在遇到伏击战、遭遇战时,T34缺乏无线通讯的缺陷最为致命,少数发现目标或遇袭的坦克无法通知整个编队,造成苏军整个T34坦克编队被敌军各个击破。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