间事,就是这么可笑。
很多非常严重的罪名,其实是一直有人在犯的。
如窥测宫闱,窥探帝心,又或是欺君之罪·违法乱纪,假公济私,等等等·但凡是官位大到了一定程度,没犯过这几条的其实很少。
真要太君子,太规矩,从不行差踏错,从不欺上瞒下,哪条都不犯的,估计也不没什么机会走到高官的位置上。
这年头,当大臣的,哪个不打听皇帝的喜好和言行,想要在政治上争取主动·占好优势,对于内宫的动静,也是绝对不能轻忽的。
这些事,若是没有人追究,犯得再多,只要面子上不漏出来·大家心照不宣,也就是了。
皇帝心中也很清楚,只是水至清则无渔,人至察则无徒。所以很少有皇帝真会拿窥测宫闱,暗为朋党这一类的罪名,认真追究的。真要这么弄,满朝文武,怕是十个里头,九个都能入罪。
尤其是这些言官御史,闲着没事,都把批评皇帝,当成有益身心的活动。
难得碰上明君,只要自己理直,再批都不用担心掉脑袋,那还不鼓着劲地批评。
就算是弹劾高官,还容易结仇结怨,影响前途,那比得上直接揪皇帝的小辫子痛快啊。,
哪个有名的正直大臣不是踩着皇帝的脸上位的?不惹皇帝拍几个次桌子,不指着皇帝骂几声,都不好意思自称直臣。
那些古来名臣,不也是个个竖着耳朵,不放过宫里一丝一毫的动静吗?
否则皇帝晚上多往某个美人宫里跑了几趟,怎么就会有人跳出来喊不能沉迷女色。
皇帝彻夜饮宴,怎么就会有人大喊不能喜好奢华享受,不能耽于玩乐呢?
甚至偶尔有宫妃失仪,僭越,不也有臣子站出来指责,并因此得来刚直美名吗?
不窥探宫闱,谁的消息能那么灵通。
那些被谏的皇帝,其实也很清楚这一点。哪怕是被谏参得心里不高兴,不痛快,忍一忍,也就罢了。多少也能弄个纳谏的美名。
真要手段凌厉地反击过去,搞得万马齐喑,言路闭塞,于国家不是好事,于后人,更加不是好榜样。
皇宫从来不是真的铁桶,八面漏风也不稀奇,只要真正的机密大事不泄到外头去,一般的言行小事,也就罢了。
历朝历代,都是如此,有谏臣,才显出明君肚量,有明君,也才容得臣子谏言,总要搞这么几个回合,在史书上留那么几段记录,传几个君臣相得的佳话。
可惜,这所有人默认的套路到了吴王这边,全都用不上了。
吴王现在还没大修过一回皇宫,皇宫一大半都还荒着呢,他即不好美食华舍,又不喜宴乐歌舞,平时还爱亲自下田种地,一大半指责皇帝奢华腐化的词,在他身上就不好用了。
至于后宫,全部后妃加起来,不到十个人,所有宫女太监加在一块,也才一百多个,(侍卫们是国家正式官员,虽然有一部份在后宫巡逻护卫,但编制不在后宫,下了班照样回家,不能算内宫中人)。简仆成这样,谁好意思跟他说什么,放还宫娥,民间免征之类的话。
至于说什么喜好女色,逸于淫乱……因为吴王一直没儿子的缘故,就算再正直的大臣,都还盼着皇帝更好女色,更淫乱一点呢。
再说到国家吏治,百姓税制……新朝初立,不过数年,乱后易治,百姓们人人感激,个个温顺,对朝廷基本上没有任何怨言,军队还来不及堕落,官员也还没怎么腐败,正是锐气向上,欣欣向荣的好时光,实在没啥可让大臣们挑毛病,显风骨的。
这些年来,大吴国的清流,御史,言官,专门负责挑毛病的人,日子不好过啊,拔剑四顾心茫然啊。
也就是皇帝体贴他们不能总这么无用武之地,偶尔出个宫,逛个街,抢个美女什么的,让这些闲得发慌的家伙终于可以激动地一拥而上,众口齐攻以障显他们的存在了。
也就是这些年吴王太好说话了,让大家说了批了骂了,讪讪然笑笑,虽说从来不改,但也确实从没打击报复过。于是大家的胆气就越来越壮了。到现在,对付皇后,也敢一拥而上了。
无非是看着皇帝好脾气,自己挨骂都无所谓,哪里会为一个感情淡薄,毫无存在感的皇后多出头呢。
直到这一刻,众人才恍然惊觉,这个皇帝,是刀山剑林,尸山血海里,打出江山的马上天子。这样的天子,从来都是能杀人,敢杀人
自古伴君如伴虎,好脾气,好说话,总是带着笑,但他依然是老虎,他曾经是,现在其实也依然是,杀人如麻的人中王。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