返回

从白蛇传开始

首页
关灯
护眼
字体:
第423章、认亲第(2/3)页
   存书签 书架管理 返回目录
西夏副使参见大人,感谢大人救命之恩!”

    女子没有立即答复,而是慢慢腾腾,慵懒得很。慢了半拍才开口说道:“我叫九尾狐。有人来了。”

    她有如电闪雷鸣一般,立即钻回伞中。而那把伞也立即回到了吴巨的手中。

    一个大男人,打了一把红伞。

    听到有人来,吴巨立即警戒着,如临大敌。今天实在是刺激,太刺激了。本想做黄雀,最后却做了螳螂。

    这“有人”二字,立即成了他的警戒点。

    自称九尾狐的女子却立即对他说:“不要看,来的是迎接死人的阴兵。你若是看了,他们也会把你带走的。就是我也不愿意与阴兵交恶。”

    这就是宁采臣从阴兵那得知的,四个人中。有一个没死。

    与此同时,正在休息的宁采臣,哪儿又知道自己家中来了一个不速之客。

    “叩叩-”门让敲响声。

    “是谁来了?这么晚了!”嘴上说着天色不早,宁母却其实并没有闲着。

    桔子肉可以做仙桔,桔子皮其实也是宝。晒干之后,再入了味,同样可以做成零嘴。

    而它最大的作用便是补充维生素,败血病的良药。

    既然跑了船,宁采臣又怎么会忘了败血病,这样的航海天敌。

    华夏人自古便极为聪明。他们以最简单便宜的豆芽菜作为海上航行的维生素补充。

    豆芽菜本身是够的。想吃多少就发多少,可谓海运的天然绿色食品。

    不过豆芽菜唯一不好的地方,便是单调,以及需要生火做饭。而用腌渍过的桔子皮,便可以很好地解决船上生火的难题。

    特别是遇上了暴风雨天气。大海无情,几天。十几天的坏天气,都不是不可能。

    更何况生火的材料,这时代一直是木头,而船上的木头,是用来维修船只的,可不是用来生火的。就是有带,又能带上多少?不运货了?

    桔子皮便成了最好的解决之道。

    有人说柠檬比桔子要好。

    这是事实,后世科学实验数据无不说明了这个问题,但是现在你让宁采臣上哪儿去找柠檬?再说桔子皮这么好的东西,丢了太可惜了。

    好吧!老实说,会利用上桔子皮不是这东西本身丢了可惜。而是钱闹的啊!有一段时间,宁采臣想钱都想疯了,也才想出了腌制桔子皮的主意。

    宁采臣这种变废为宝的主意,宁母是万分支持的,总算有个她可以干的了。

    仙桔那东西,她也可以干。但是宁采臣却给那东西做了高端的定位。就像后世的巴西雪茄烟一样。

    巴西顶级雪茄烟,除了质量上层以外,其文化卖点,也就是这种雪茄烟是在处女的大腿上搓成的。

    在大腿上没有办法剥桔子,就是能剥,华夏的老古董也不允许。所以宁采臣打了个擦边球,说这仙桔是由处女的手中剥出。

    这只是宣传手段,并不一定就是处女。可不知怎么就传入了宁母口中。

    要不说这时代的人实诚,宁母竟然主动退出了。

    当桔子皮投产,宁母也才再度参与进来。

    “请问,这是宁府吗?”门外声是个苍老的老人声音。

    老人总是给人一种安全感。听到是老人的声音,宁母立即打开了门。

    门外果然站着个老者。

    老者一身绸缎衣服,华丽的员外服穿在身上。他的身边还跟着一个家仆一样的人。

    在二人身后,还有一辆高贵大方的马车,马车车篷竟然也是绸缎的。马车木头上更是刷着一种亮丽的生漆。拉车的马高大健壮,显然不是南方马,而是真正的北方马。

    车把式就站在马车旁边,一动不动的。身上虽然穿的不是绸缎,但是身上的衣服却很整洁,一点儿补丁也没有。

    单单是这主仆三人的行头,便足以给人一种非富即贵的感觉。

    宁母打量下他们。实在是想不出这是什么人,自己认不认识他们?不,不认识。“这位老者,不知您是?”

    “老嫂子。我终于找到你了!”老者见了宁母,双目一亮,悲从声来。

    搞得宁母是措手不急,赶忙使人扶住。男女授手不亲,宁母不好扶他,只问他:“您到底是谁?”

    “老嫂子,来。我告诉你!”说着老者便找坐的地方。

    看他需要坐下,宁母立即恍然大悟道:“来来来,快请进!”

    老者进来一看,见到地上铺着的草席,草席上全是桔子皮。不由好奇道:“这是?”

    “这是我儿的主意。我儿说桔子皮中含有大量的维生素C和香精油,将其洗净晒干与茶叶一样存放,可同茶叶一起冲饮,也可以单独冲饮。其味清香,而且提神、通气。 桔子皮具有理气化痰、健胃除湿、降低血压等功能,是一种很好的中药材。可将其冼净晒干后。浸于白酒中,2~3周后即可饮用,能清肺化痰,浸泡时间越长,酒味越佳。”一说起自己的儿子,宁母就像大多数母亲一样,那是滔滔不绝,唯恐自己没有表达出自己儿子的优点来。

    “哇!老嫂子真是老来有福了!”老者适时地发出惊呼,表现出对宁采臣的佩服。

    看到有人这么佩服自己儿子,宁母的谈兴也就更加起来了。夸起儿子来。那就是一朵花。

    就连儿子小时候尿床,画地图的事,都成了夸耀,早慧的所在。

    “娘,这位长者是?”看到宁母和一个长者在一起谈性这么浓,聂双忍不住也走了出来。

    来宁家这么久了。她还没有见宁家来什么亲戚。除了钱塘的许娇容时不时串下门外,便几乎没有外人来了。

    不仅仅是亲戚少,主要是因为这宁府太缺男人了。

    没有男人,就是李公甫与许仙也不好多来。

    今儿,天色已晚,华灯初上,家中却来了个老者,与宁母相谈甚欢。想必是个相熟的。老者来访,聂双也不必有什么瓜田李下的担心。

    想的是好。在聂双询问老者是谁时,宁母依然是乐呵呵的:“这位老人家是?对了,你是哪一个?”

    这一下,所有人都起了黑线。

    你不知道他是哪一个,还聊得这么热乎劲。

    老者立即起身,详细解释道:“想

    -->>(第2/3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