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她最大的优势,也是封神一战,她的姐妹都死了,她却依然活了下来的底牌。
破坏不了,万般无奈,她也只能让人封了那个地方。
宁采臣听说那个地方让封了,也自然没有非去不可的理由。
只是在他转身离开后,墙内的佛像齐齐转头看向宁采臣。
一看就知道,玉石琵琶精又修炼了。
本来宁采臣在得知佛像的作用后,是有意揭穿椒园妖精身份的。但是在太子赵煊一闹,他反而没有了揭穿的兴致了。
宁采臣只知道郑贵妃有问题。不是她自己,就是她身上。
然而现在,宁采臣都没有了追究的兴致。
没有了修为,妖和人也没有太大的区别。
在摒退了自己宫中的下人宫女们,玉石琵琶精斥道:“宁采臣,你可知罪?”
“知罪?娘娘,臣所犯何罪?”宁采臣问道。
怎么回答?难道告诉他,和你交合之后,一身法力全都失去了吗?
不!
“大胆!宁采臣,你看你整理的奏章,一个个成什么样子?”
“娘娘,臣这几日休假,并没有整理奏章。”
“啊?”她是没有想到是这样。
“娘娘到底有什么事?若是无事臣告退了!”
“站住!你告诉本娘娘,本娘娘的……”糟了!差一点就说出来了。
想到自己差点说出法力的事,立即换了态度,媚目如丝:“冤家,一别这么多天,真是想死我了。”
这边正在叙旧,那边赵佶却是来了个客人。
“奉我皇陛下,在下等人出使上国君子之国。”来的人是西夏的使节。
这一仗,西夏可谓是元气大伤。
国情之下,他们也不得不出使宋国。
赵佶说:“贵使前来,所为何事?”
身为西夏国的正使,本来是应该知道所有事的,但是西夏秘军知道的本就不多,半妖什么的,知道的也就更少了。
身为西夏正使,他远没有权力知道半妖的事。
其实即使李乾顺告诉他也没用,西夏以儒学治国,也就使得妖魔鬼怪没了市场。劝服一个儒生有关妖魔鬼怪的事,实在是在吃力不讨好的事。
虽说儒学有妄自尊大的缺点,但是一个优点便足够了,愚民。有助于统治者的统治。
什么社会制度的先进性?学术的真理性?
一切都逃不过一个,有没有助于统治者的统治,这才是最终的目的。
就像历史上各种族选择儒学治国,而不是其他学说一样,为的都是儒学更有助于统治。
否则,中国的学术多了。比如墨家有助于机械,道家无为有助于与民生养……等等。
为什么不选?只是儒学更有利于统治者坐稳那个位置罢了。
同样如此,为了不刺激儒学,他才没有告诉正使半妖军队的事。
正使说道:“我国有大批俘虏为上国俘获。上国乃泱泱大国,应是不会为难战败的俘虏才对。”
“那是自然。他们不仅无事,而且一个个还吃得白白胖胖的。”对此,赵佶很是自豪。
不,这也是历任华夏帝国为之自豪的。
华夏美食啊!
你看连俘虏都吃得这么好,还不是上国地大物博,资源丰厚吗?
优待俘虏,可是咱华夏人的优良传统。
“上国君王仁爱无敌。但是我等小国国小民寡,没了这些成年男子,我国将半数女子失去丈夫,孩子没有了父亲······上国皇帝慈悲,必然与心不忍,还请上国皇帝能释放他们,使得他们合家团聚······”
马屁拍的山响,字里行间充满了感情。差一点赵佶都让感动哭了。
感谢“lmranL11”月票支持,感谢老朋友“25次元”的评价票支持,感谢!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