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等到了一个自己毫不认识的将领去跟秦国的士兵对抗,没有得到楚庄胥御驾亲征的消息,四公子好不失望!
不过,四公子想想贤士们说得对,这一次不成还有下一次,尤其虽然楚庄胥不能御驾亲征,但是贤士还给自己提供了一条妙计,能恶心恶心楚庄胥。
于是,在各个诸侯国边境上战火纷飞的时候,都城里渐渐出现了流言,都城的百姓也不知道是从何时起就听说了流言,从刚开始的对出口的人谩骂不已,到渐渐的听之任之,再到现在的已经隐隐有相信了。
其实,四公子的计策很简单,找一些不起眼的人,混在人群里,散播楚庄胥是个灾星,根本就不适合当王上,楚庄胥之所以当上了王上是有人妖言惑众的结果,所以楚国的祖先不保佑楚国,还降灾于楚国以示大怒,要不怎么会楚国在楚庄胥继位一年多时间,一会儿是下大雪灾令得平民流离失所,继而又有其他的国家攻打楚国呢。
这话说一遍,你不信,说十遍你不信,那要是说上几十遍、几百遍,甚至几千遍,就由不得你不信了,并且,人一旦有了怀疑,内心有了偏向,那么怀疑的种子,就会长得飞快,并且看你什么都能往不好的方面上想。
这些都是没有受灾的,而受灾的平民倒是反而比那些没有受灾的还要相信楚庄胥,因为楚庄胥之前就有派消息在底下传其他国家也遭受了灾害,并且因为没得吃,不得已造反,一对比,都知道自己现在的日子多么幸福了,自然是楚庄胥的鉴定拥护者了。
不过,受到这个时代条件的限制,看来是传得比较不广了,否则怎么会信了这等流言。
楚庄胥在宫殿里,听说了流言倒也不生气,甚至连凝重的表情都没有,只是问莫公:“莫公,此流言从何时起在城里传播的?平民的反应如何?”
说起这个,莫公有些汗颜,枉费自己活了大半辈子,现在就要晚节不保了。最近的事情多,莫公就一个疏忽,对一些消息没有那么细思,结果都城里竟然出现了这样的流言,并且还蔓延成这样的程度,是莫公所料未及的,莫公道:“回王上,流言已经出现四五日了!”(未完待续。如果您喜欢这部作品,欢迎您来起点投推荐票、月票,您的支持,就是我最大的动力。)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