桃源村四面环山,形成了一个面积约十多平方公里的小盆地,水田的面积大概有七百来亩,旱地多在地势高的土丘和山上。
离渡口不远的江边,还矗立着一架古老的水车,还在时刻不停地运转着,桃源村先人开出了一条长达数里的水渠,水车将江水灌入水渠。
以水渠为界,整片田野分为上垌和下垌,上垌有竹山流出来的山溪灌溉,而下垌基本要靠这条水渠了。
在下垌与沙洲之间,还有一处地势低洼的沼泽和几处堰塘,占地有近百亩,到处长满了芦苇和杂草,平江只要一涨水,那里就会被洪水淹没,只有一些水鸟栖息在里面。
叶泉一向认为农村的秋天要比春天更美,道路两旁是一块块的稻田,此时沉甸甸的稻穗压弯了秸杆,一阵风吹过,掀起了金黄色的波浪,浓浓的稻香扑鼻而来,空气中弥漫着一股丰收的喜悦之情。
远处的山林变得绚丽多彩,有的苍翠欲滴,有的已经披上黄色的秋装,还有的则是半黄半绿。
更好看的还是果林,雪梨、柑橘、柿子、大枣和石榴等都已经成熟了,硕果累累,挂满了枝头。
俗语说秋高气爽,晴朗的天空澄清而明媚,让人油然生出一种放飞心情、洗涤心灵的感悟,在钢筋水泥围困的城市里,绝对找不到这种境界。
就连道路旁、山坡上的野菊花都是那么的让人欢欣,彩蝶在花丛中戏舞,野鸟不时地清鸣一声,一切自然而和谐,叶泉知道,这才是他执意回来的最大原因。
路上碰到一些还在田野里劳作的乡亲,叶泉难免要寒暄一阵。
桃源村叶氏尊良泰公为始祖,良泰公官至御营司都统,宋德佑元年,在一次抵抗元军的战斗身亡,次年,临安城朝廷投降,南宁灭亡。
良泰公有三子,皆不愿臣服于异族,便带着自己的家人,一同躲进了南岭的深山之中,在桃源村这块风水宝地落地生根,世代繁衍。
整个桃源村的人口有一千多,以前除了与周围的山村相互通婚外,几乎过着与世隔绝的生活,加上都是同一个祖先,因此风气一直十分和睦、团结,村中除了十五岁以下的少年儿童,叶泉基本上都认识。
桃源村虽然山青水秀,物产丰富,但交通不便,村民们自然不是很富裕,除了两三间水泥楼房外,其它的都是旧式的瓦房。
不过,桃源村什么都缺,就是不缺建房的土地,所以整个村落的房子并未集中在一起,而是沿着山脚形成了一条长带。
叶新龙驾着马车,停在叶泉的老宅门前,这里位于村子的最东边,离最近的一家有上百米的距离。
这是一处面积不下两亩的大院,屋前有一棵两百多年的香樟树,巍然屹立,粗壮的树干两人都合抱不过来。
院子里的东角还有一棵龙眼树,同样高达十多米,枝繁叶茂,与外面的香樟树相呼应,龙眼树的树冠不仅覆盖了大半个前院,还伸出一半的树枝,不过,不知是没有人照料还是其它的原因,这棵老树从叶泉上小学开始,已经有十多年没有挂果了。
桃源村像这样的百年老树有上百棵,多是香樟树、枫杨树和桂树,也有龙眼树、白果树、柚树和桃树等。
院子的围墙并不高,只有一米七左右,个子高的人一抬头就能看到里面,墙头墙缝长满了银粉背蕨、凤尾蕨和苔藓之类的植物。
叶泉小时候经常捉弄别人,其中常用的办法就是将银粉背蕨的叶子摘下来,然后用叶子背面往别人衣服上一拍,顿时就会在衣服上留下叶片的银粉,勾勒出一个白色的蕨叶痕迹。
桃源村各家的院子有大有小,但基本上的格局都差不多,前面是院子,后面就是菜园,旁边还有厂棚,用来饲养家畜和堆放木柴等。
院子的两侧还种了数十棵果树,品种有桃子、枇杷、石榴和柿子,都是属于叶泉家的园子,桃源村如果要说有什么比城市更好的地方,那就是每一户占的地盘都不小,像叶泉家,加上后面的菜园和两旁的果园,面积有五亩多,足够修建几座别墅了。
这时,灵犀突然提醒道:“前方发现一棵变异的百年古树,蕴含灵能值72点,建议分解。”
叶泉见灵犀指的是院子里那一棵老龙眼树,倒是有些意外,没想到已经许多年不结果的古树居然产生了变异。
桃源村有这么多的百年古树,不知还有没有其它产生了变异的植物,不过,叶泉并不想为了一点灵能值就要毁掉一棵古树,特别是一棵陪伴了自己成长的老树。
**************************
还未将行李搬到院子里,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和一个身材高瘦的中年人,从离叶泉家最近的一座院子里走了过来。
“叔公,明诚叔。”
叶泉的爷爷奶奶在他很小的时候就去世了,现在村中与他血缘关系最近的,也就是叔公叶光祖一家。
走在前面的老人就是叶光祖,身后的中年人则是他儿子叶明诚。
叶明昌与叶明诚从小就要好,与亲兄弟无异,两家又是邻居,所以关系一直很好。
叶光祖见了叶泉很是高兴,道:“回来了就好,一起先去吃饭吧。”
叶泉点点头,也不客气,知道他今天中午会回来,叔公一家肯定准备好了午餐。
卸完行李后,见叶泉提了大包小包的一堆东西往他家走去,叶明诚道:“小泉啊,你们一家子怎么每次回来,都往我家送这么东西?”
叶泉笑道:“明诚叔,都是些农村难买到的东西,正好顺路带一些回来,没花多少钱。”
桃源村家家都有自己的菜园和果园,自然不会缺少水果蔬菜,而且极少施肥打药,即使比不上空间出产,也称得上绿色有机食品,所以叶泉送的都是海鲜干货和一些烟酒之类。
进了叔公家的院子,婶子徐凤珍一边擦手,一边迎了出来,带着满脸的笑意,道:“小泉回来了,快洗手吃饭吧,菜都快凉了。”
叶光祖开了一缸陈年的红薯酒,里面泡了些红枣和枸杞子,除了江世宇下午要开车,没有喝外,大家都喝了不少。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