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陆氏赶紧把印花收在怀中,嘱咐到:“明早还是第一站到我这里来,我买糖请你吃。”
秋冰月还拿着没吃完的棒棒糖,脸就红了,其他孩子还都没有呢。小树虽然羡慕,可还是等陈陆氏进门之后才说:“兄弟们,咱们嘴也甜些,也许也能得些打赏。”几个男孩子看着秋冰月的糖,用力点点头。
离开陈家之后,管早点的王小山说到:“太太说过了,货品不全的时候不利于做好生意,不如现在我们去补一些,不然怎么往下面走。”
秋冰月想了想说到:“其余的东西还要送到别家去看看,现在回去了,队伍就乱了,毕竟现在只是早点缺了些,我们就是要让别家看看,我们家的东西有多么抢手。”
在秋冰月的支持下,四辆牛车还是继续前行,到了下一站刘家大宅,所有的生鲜和大部分零食都在这里被卖掉了,除了一点猪血汤,全部的早点也被卖空了,秋冰月说到:“现在可以回去了,我们可以把钱交了再补货,再去黄家大宅做一次买卖。太太让我们今天就只去四家。”
孩子们头一次做买卖的积极性很高,他们再次把车子装满,货物已经和原先不同了,厨娘们补上了炒红薯粉丝,海味稀饭之类的早点,生肉也不再是那么精细的,还特意添上了几条大鱼。这一趟生意在午时之前也结束了,所有的东西都被黄家大宅给包圆了,订单都接了两百斤东西。
吃过中饭,秋冰月去找郁小闲的时候,郁小闲正在过做糖果的瘾,古代的孩子除了出麦芽糖和冰糖,貌似没有更好的选择。郁小闲把酿造果酒剩下的酒底子当色素,不仅能做出漂亮的花糕,也能调色出有颜色的水果糖来。首批棒棒糖就是郁小闲经过三天的摸索才做出来的,失败的作品只能留着炒菜的时候用,那都是足足十来斤。
首批棒棒糖做了一百个,因为稀罕。今天一早就卖完了,还有不少人想订货,而且果味饼干更是抢手。郁小闲改良了配方,用刻字失败的海棠果子做出了新口味的棒棒糖,这一批的棒棒糖要比上次的大一些,价格却涨到三十文一个,这几乎是两斤好米的价钱。没办法呀。这个只有郁小闲会做,以她的骄傲,不卖贵一点对不起自己。
孩子们各自管了一摊子的事情,经过结算,每一个人得到了不同的分红,王小山的提成最高有三十个钱,王平安的最少,只拿到了十一个钱。郁小闲看着孩子们说到:“你们知道为什么钱差的有这么多吗?”
王平安因为这次落后了。最想知道为什么?郁小闲给孩子们解释到:“是因为你们卖的东西有普通的和专有的之分。小山卖的早点是我们家独有的所以价钱好,其余的菜品和肉食虽然出众,可大家能比出价钱。自然赚头少。这次小山聪明,知道和小平一起选早点卖,所以他的钱拿的最多。还有赶车的钱都是二十文,这属于稳妥的想法,可是致富就要靠自己做买卖了。今天你们累了,早点休息,跟冰月小姐学着认字,再练一练卖东西算账,这次还好都是冰月小姐替你们算了总账,以后你们想练手。不会算账可不行。从明天开始,到年二十九,你们每天出去一趟,然后就跟着大人送订好的货物到各家。下午有空的时候,我批一些果子,瓜子。你们自己在周围试着叫卖,我看你们谁的本事大,就奖励一件新皮袄子给他穿。”
几个孩子听到这些的安排都跃跃欲试,蛐蛐身上的那件郁小闲设计的兔皮袄子很漂亮,孩子们都很羡慕。临近年关,郁小闲把很多事情都分出了赏格,年二十九就按赏格分钱。今天除了分例,所有各人想要的东西,就自家赚钱买,三十晚上还有红包。因为这样的安排,家奴们的干劲越发足了,一套崭新的衣服要一两多银子,还有鞋子袜子,全要银子买,中秋节的赏钱,小人物只有一贯钱,他们也想多存些,过年时买点自己喜欢的。
到了年二十八,郁小闲终于拿出了她要卖的特殊东西,是一种名叫“福果”的果子,果子上面有福,禄,财囍,寿,五种字,或是吉祥的花纹。这些就是当日郁小闲在海棠果上做的手脚,两百多个果子坚持到了深秋才落果,只有不到五十个一直挂到了腊月。每一个花纹成型了的果子都被细心地包了起来,存在地窖里,就等着在过年的时候卖出好价钱。
“福果”拿出来之后,整个县城的人都知道,这是黄家那位做了山神的大善人赏赐下来的。郁小闲拿每个果子卖二两银子,还规定要攒到了十个印花才能有资格买。这种印花只有在黄家的牛车和客栈的小铺消费了二两银子才可以得到一个,这样的购买权实在是不易。
黄家大宅几天下来,在郁小闲家里买了一百多两银子的东西,正好买下了五个果子祭祖,算是讨了五福临门的好意头。陈家买到了六个带花纹的,就算是六六大顺。其余的大宅心里痒痒,最后是找人托锦姨娘说了人情,以三两银子的价钱,多少买了一两个,放在祭祖的供桌上以求山神老爷的保佑。
郁小闲在腊月二十九的时候总算把事情做完了,留下了六十个“福果”准备送到宣城去。快过年了,金斗观里的事情也要去看看,至少让那些有心做善事的人,心里有底。
郁小闲穿着道袍来到宣城的金斗观,把六十个“福果”摆在了庙里的供桌前,吩咐刘洪生给今年募捐达到了二十两银子的人家每家送个信,每家可以领一两个去。刘洪生带着这些果子的样品去拜访落霞村的财主,陈家和县太爷,立刻引起了一阵轰动,这种上面有花纹的果子,实在是从来没有人见过,莫非是仙家的宝物。为了得到仙姑送来的福果,大户们纷纷到金斗观来送募捐,就这么六十个果子,帮金斗观赚到了近六百两银子的募捐。郁小闲放下“福果”,就离开了道观,直到年初二去邓家村拜年的时候才得到了这个好消息,银子不怕多,就是邓家村这些人的安置都不止用掉六百两。
家里的圈舍里只剩下十头自家的猪,还有六头收来的瘦猪,五十只留种的蛋鸡,加上收来的上百只鸡,每天还是要吃掉不少饲料,不过这些都是开春买卖的基础。在三十晚上之前,郁小闲让人把足够的猪肉和冻鸡放在冰窖里,这样可以保证过年的几天不用采买,郁小闲的主意打得真是不错。
在年二十九那天,邓家的老三老四都赶着车马回来了,给郁小闲交上了一百两银子的分红,还说和方六爷的商队约定在正月十七在芜湖的雅苑里汇合,他们要去宁波跑商,方六爷让郁小闲准备些漂亮的木盒子,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