佳妻 佳妻 第一一四章 婚事
舒玉被几个姑娘围住,拉着不放,还笑着说:“让她去散散心也好,咱们一屋玩儿,她总也说不上话,像个丫头似的站在旁边,倒显得我们太跋扈。 ~”
“你本来就跋扈。”舒玉伸手捏了的鼻尖,好笑地道,“把人气跑了还不追,万一出了事儿,谁担待?”
“她既然跟着你母亲来,那就是被当做大姑娘了,这寺院又来了那么多女眷,原本就是守卫森严,若是还能出事,”笑起来两个酒窝更加明显,眼珠子轻轻转动,显出几分古灵精怪的样儿,“那定然是她自己想作幺,我这是心肠好,提醒姐姐一句,姐姐然还这么说我。”说着竟呜呜咽咽的假哭起来,转变之快,让那个新来的姑娘错愕之余,张皇的看了一眼刘家姑娘。
“你还担心她?”刘郁芳笑了,伸手拉住那姑娘道,“这闺女说哭就哭说笑就笑,认识她的都不吃这一套,你倒是还认真了。”
那姑娘愣了一下,回头再看,果然看到她笑倒在舒玉怀里,哎哟哎哟的抱着肚子。
舒玉搂着也笑了,顺手将她扶起来,将她抓抱着放在刘郁芳怀里,站起来道:“我还是得去看看,我家二姑娘外柔内刚,她一向最在意别人说这个,平日里也不怎么出来,乍一出来就遇着这个煞星,可不得吓坏了。”
“我让她早点习惯了比较好。”笑嘻嘻的说,“她既然被带出来,自然是要见人的,将来进了婆家,万一遇到了规矩大的家里,被这么说还是轻的。”
“你少说两句。”舒玉也笑着道,脚下却没停,转过门口,对她们道:“你们先玩。等会儿我找她回来再说。”
几个姑娘都笑嘻嘻的点了点头,放她去了。
舒玉出了门,早就已经没有舒颖的影子,她连忙问旁边守着的丫头:“我家二姑娘去哪儿了?”
那丫头呆呆傻傻的样子,半天都反应不过来,舒玉不由得皱了一下眉毛道:“就是刚才出去的那个。”
“她往后山跑了。”丫头连忙道。
舒玉大皱眉头。转身跟着往后山去,走了两步,又觉得不妥,她经历过上一次的意外,对独自一人在山林里走这件事实在有了阴影。*非常文学*若是没事自然是好,可若是有事,她这辈子就别想翻身了。
这么想着。舒玉便慢吞吞的往回走,还没走到门口,就看到柳月在门口露了一下脸,对她笑了笑,又钻回去,没一会儿就掀开帘子走出来,到了舒玉身边问道:“姑娘可是有事?”
“舒颖刚才跟我们不大愉快,自己跑走了。”舒玉对柳月道,“我担心她一个人身边也没个照应,想过去看看。又觉得自己过去不大好。”
“姑娘可千万别去。”柳月连忙拉住舒玉的手道,“我去回夫人一声,带个婆子一起过去看看。姑娘且回屋里去跟别的姑娘玩吧。”
“也好。”舒玉点了点头,又吩咐柳月道,“有丫头说她过去后山那边了,你们过去那边看看,她一直在家里呆着,身子也柔弱,该是也走不远。”
“有个方向那是最好了。”柳月笑着对舒玉道,“我们这就过去,姑娘也别担心,这寺院里守备森严,就算是后山那边,也有几个僧人看守在出入必经的路上,若是连安全都保障不了,这些京城里的贵人们也都不敢来了。”
“姐姐说了这话,我才略放心些。”舒玉笑了,似乎对柳月说的感到安心,伸手拍了拍胸口,低声道,“姐姐去的时候千万小心,尽量别惊动别人,本来也是没什么事,二姑娘也不过是觉得后山风光好才过去看看,是我小题大做非得要你们过去看看,也并不是什么大事。”
“姑娘说的是。”柳月连忙应了,又对舒玉道,“太太方才也是这么说,还吩咐让王妈妈跟我一起过去,也不过就是看看罢了,姑娘尽管放心便是。”
“那就好。”舒玉点了点头,就准备回屋里去。
“咱家大姑娘越来越有太太的风范了。”王妈妈此时出来,正巧听到两个人的话,对柳月道。
王妈妈的声音不大不小,正好让转了身的舒玉听得到,她抿嘴笑了一下,也没回头,径自走了。
柳月看着王妈妈笑道:“妈妈可是说晚了,姑娘也没听到,就走了。”
“你这丫头,还太嫩。”王妈妈笑骂道,转身带着柳月一起朝着后山的方向去,“咱家姑娘耳聪目明的,又离得那么近,哪儿会听不见,只是她性子害羞,这些话听了就得,她也不好回话。”
“还是妈妈明白咱家姑娘。”柳月赞道,她跟了舒玉那么多年,哪里不明白自家姑娘的性子,只是恰好赶上了,顺口奉承一句许氏身边得用的王妈妈罢了。
“毕竟也是从小看到大的。”王妈妈想了想,又突然叹了口气,对柳月道,“你说咱家大姑娘,怎么就那么可怜。”
柳月听了王妈妈的话,也沉默了,半天才道:“这事儿也未必就真的成,大将军不是还没回来?再者,就算回来了,也过了那么多年,兴许大将军又改了主意呢?”
“也是。”王妈妈也点了头。
大将军在出征之前找了文家老爷,两个人一番酒菜过后,大将军便提出一个令文家老爷异常错愕的请求,要舒玉嫁给他儿子秦鉴之。
文老爷听了先是惊愕,之后则是不大愿意。虽然秦鉴之为人是沉稳可靠,文老爷也知道他的身世并不是外界所说的那样是私生子,而是明媒正娶发妻的唯一的儿子,可不论事实如何,有公主在,李夫人是一辈子也不可能翻得了身,这个嫡长子也注定了要顶着私生子的名头生活下去。
将女儿嫁给这样的一个秦家少爷,文老爷是说什么都不乐意,可秦威的态度也很坚决,他从儿子嘴里听到过文家大姑娘,从秦鉴之的神态上来看,他对文家大姑娘言语之间有几分赞许,加上文家又是对秦鉴之知根知底,不会误会秦鉴之的身份而看低他,若是不抓住这个机会,不可能会有这样高门大户的女儿家会情愿嫁给他。
更重要的是,秦威一直觉得,舒宁既然选择不去读,而是去学医,许氏又怀了身孕,将来文家的继承人怕是也有闪失,若再没有一个牵制,秦威担心生性良善不懂计谋的舒宁会在文家站不稳脚跟,如今让许氏的女儿嫁进来秦家,许氏为了女儿也得容让舒宁几分。
文家虽然不答应,可毕竟
-->>(第1/2页)(本章未完,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备用站:www.lrxs.org